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果皂角

小果皂角

药材名称小果皂角

拼音Xiǎo Guǒ Zào Jiǎo

英文名fruit of Littlefruit Honeylocust

别名小皂角。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果皂角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tsia australis Hemsl.[G.microcarpa Metcalf]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小果皂荚小乔木至乔木。枝褐灰色,具粗刺,刺圆锥形,长3-5cm,有分枝。叶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羽片2-6;小叶通常5-6对,斜椭圆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3cm,宽约1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急尖或斜楔形,边缘具钝齿或近全缘,上面无毛或有稀疏的短柔毛,下面无毛;小叶柄长约1mm。花绿白色,杂性;雄花散生于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上;雄蕊10;两性花集成总状花序;萼裂片长圆披针形;花瓣5,内被粗毛;雄蕊5。荚果扁平,果瓣革质,近无子房柄,稍弯,黑色,长6-12cm,宽1-2.5cm。种子近于扁平,椭圆形,棕色,平滑,长约8mm,宽约4mm。花期6-10月,果熟期11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驱虫;解毒消肿。主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研末,1-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烧存性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刺,果实有驱蛔虫,痈疽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骨紫菀

    药材名称接骨紫菀别名接骨草、线纹紫菀来源菊科接骨紫菀Aster striatu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跌打损伤,

  • 无根藤

    药材名称无根藤拼音Wú Gēn Ténɡ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来源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

  • 红紫苏

    药材名称红紫苏拼音Hónɡ Zǐ Sū别名木樨臭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

  • 白薇

    《中国药典》:白薇药材名称白薇拼音Bái Wēi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别名白马尾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

  • 芸香

    药材名称芸香拼音Yún Xiānɡ别名臭草来源芸香科芸香属植物芸香Ruta graveol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阴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

  • 绒背蓟

    药材名称绒背蓟拼音Rónɡ Bèi Jì别名猫腿姑来源菊科蓟属植物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 Fisch以块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银朱

    《中药大辞典》:银朱药材名称银朱拼音Yín Zhū别名灵砂(《证类本草》),心红(《本草蒙筌》),水华朱(《胡演升丹炼药秘诀》),猩红、紫粉霜(《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

  • 广西九里香

    药材名称广西九里香拼音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Kwangsi Jasminorange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广西

  • 八角莲叶

    药材名称八角莲叶拼音Bā Jiǎo Lián Yè英文名leaf of Common Dysosma别名鬼臼叶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六角莲和川八角莲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

  • 芫荽

    《全国中草药汇编》:芫荽药材名称芫荽拼音Yuán Suī别名胡荽、香菜、香荽、延荽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芫荽属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以全草与成熟的果实入药。全草春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