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飞扬草

小飞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飞扬草

药材名称小飞扬草

拼音Xiǎo Fēi Yánɡ Cǎo

别名细叶飞扬草、小乳汁草、苍蝇翅

来源大戟大戟属植物千根草Euphorbia thymifolia L.,以全草入药。夏、球采集全草,晒干备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长达15厘米,折断有白色乳汁。茎纤细,匍匐,多分枝,通常红色,稍被毛。单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圆形至矩圆形,长4~8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偏斜,边缘有极细锯齿。夏日开淡紫色花,花单性,同株。杯状伞花序单生或少数稀疏簇生于叶腋内;总苞陀螺状,顶端5裂,裂片内面被贴伏的短柔毛;腺体4,漏斗状,有短柄及极小的白色花瓣状附属物;子房3室,花柱2,离生且顶端2裂。朔果卵状三角形,有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于园地、路边或山坡草地湿润处。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

化学成分茎、叶含黄酮甙——芹甙(apiin)为5,7,4'-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甙。

性味微酸、涩,微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痒。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痔疮出血;外用治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煎水熏洗患处。

复方1、细菌性痢疾:小飞扬草0.5~1两。水煎,2次分服。

2、小儿腹泻:小飞扬草1斤,番石榴叶、山大颜各半斤,加水3000毫升,煎成2000毫升。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3~4次。重度脱水者要适当输液。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飞扬草

药材名称小飞扬草

拼音Xiǎo Fēi Yánɡ Cǎo

别名飞扬草(《岭南采药录》),痢子草、乳汁草(《岭南草药志》),痢疾草(《广东中药》),细叶飞扬草、小乳汁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生草药性备药》

来源大戟科植物千根草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茎匍匐,多分枝,稍被毛,高不及15厘米,通常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至矩圆形,长4~6毫米,很少达8毫米,宽2~4毫米,先端钝,基部偏斜而截头状,边缘有极小的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带灰白色;叶柄甚短;托叶细小,生于叶柄基侧。杯状花序单生或少数聚伞状排列于叶腋;几无柄;总苞陀螺状,淡紫色,长约1毫米;腺体4,漏斗状;花单性,无花被;雌雄花同生于总苞内;雄花多数,只具雄蕊1;雌花1,生于花序中央,子房3室,花柱2,离生且顶端2裂。蒴果有毛,卵状三棱形,长1.5毫米许。种子有纵沟纹5~6条。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野生于草地。分布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台湾等地。主产广东。

性状干燥全草长约13厘米左右,根小。茎细长,粗约1毫米,红棕色,稍被毛,质稍韧,中空。叶对生,多皱缩,灰绿色或稍带紫色,花序生于叶腋,花小,干缩。有的带有三角形的蒴果。

性味酸涩,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酸。"

②《岭南采药录》:"酸苦,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微酸,凉。"

④《文山中草药》:"味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疟疾,痢疾,泄泻,湿疹,乳痈,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飞痒疮满面头耳,浓水淋漓,敷洗消肿毒。"

②《岭南采药录》:"解胡满藤毒。"

③《岭南草药志》:"内清湿热,外解湿毒。"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敛止痒。治急性菌痢,肠炎,腹泻,过敏性皮炎,湿疹,皮肤瘙庠。"

⑤《文山中草药》:"收敛,止血,止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钱~1两(鲜者1~2两);或捣汁煎。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疟疾:生乳汁草四两,水煎,冲红砂糖适量,在发作前二小时服。(《岭南草药志》)

②治痢疾:乳汁草一两,老茶叶五钱。煎水,冲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③治菌痢、肠炎:小飞扬草三至五钱。水煎服。(《文山中草药》)

④治小儿急惊:乳汁草二两,洗净捣烂,合米泔水搅匀,去渣煎沸,冲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⑤治皮肤瘙痒,皮炎,湿疹,痔疮出血:小飞扬鲜品适量煎水洗患处。(《文山中草药》)

⑥治乳痈:乳汁草和片糖捣烂敷患处,有消炎退肿之效。(《岭南草药志》)

⑦治缠腰蛇:乳汁草一撮,蒜草一只。捣烂,调冷开水涂患处。(《岭南草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公鸡头叶

    药材名称公鸡头叶拼音Gōnɡ Jī Tóu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贯众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摘取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植株高30-70cm。根茎短而斜升,

  • 新裂耳蕨

    药材名称新裂耳蕨拼音Xīn Liè ěr Jué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原形态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多年生

  • 竹节菜

    药材名称竹节菜拼音Zhú Jié Cài别名竹节草、竹蒿草来源鸭拓草科鸭拓草属植物竹节草Commelina diffusa Burm. f. [C. nudiflora

  • 一把蔑

    药材名称一把蔑拼音Yì Bǎ Miè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Delavay Rockvine别名乌蔹莓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七叶崖爬藤,攀援灌木。茎藤棕黑

  • 都拉

    药材名称都拉拼音Dōu Lā英文名Root of Common Triplostegia别名都拉参、肚拉、土败酱、对对参、萝卜参、白都拉、鸡大腿、一支蒿、萝卜肚拉、土洋参、双香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 金蛤蟆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蛤蟆药材名称金蛤蟆拼音Jīn Há Mɑ来源林蛙科动物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 Gunther的干燥全体。夏季捕捉完整的动物体(切勿损坏)、焙黄,研粉。性味

  • 九节菖蒲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节菖蒲药材名称九节菖蒲拼音Jiǔ Jié Chānɡ Pú别名菊形双瓶梅、太原菖、京菖蒲、陕西菖、节菖蒲、小菖蒲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 红半边莲

    《中药大辞典》:红半边莲药材名称红半边莲拼音Hónɡ Bàn Biān Lián别名半边风、山蚂蝗、红莲(《广西药植名录》),鬼边榜、大半边莲(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 牛舌癀

    药材名称牛舌癀拼音Niú Shé Huánɡ别名野枇杷、毛紫珠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批粑叶紫珠的根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licarpa kochlana Makino [C.lou

  • 藤杜仲

    《中药大辞典》:藤杜仲药材名称藤杜仲拼音Ténɡ Dù Zhònɡ别名土杜仲(《广西中兽医药植》),红杜仲(《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