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苦草

山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苦草

药材名称山苦草

别名苦草、胆草

来源唇形科山苦草Ajuga pantantha Hand. Mazz.,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消炎解毒。主治慢性肝炎,尿路感染,口腔炎,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配方用,用量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苦草

药材名称山苦草

拼音Shān Kǔ Cǎo

别名苦草、胆草、散血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散瘀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pantanth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8-11月花开期采收,洗净 ,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散瘀草,多年生草本,长7-32cm。平展上升或齿匍匐茎,细弱,密被灰白色长柔毛或绵状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坚纸质,干时黑色,下面常带红色,长圆状倒卵形或倒三角状卵形,长1.5-3cm,宽0.8-1.8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两面被疏柔毛,边缘具不整齐疏齿,具缘毛。轮伞花序具4-8花,着生于叶腋内;花梗内;花萼紫色,漏斗状,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具10脉,萼 齿5;花冠淡紫、紫红色或紫蓝色,长0.8-1cm,外面被疏柔毛,内面基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圆形,下唇宽大,伸长;雄蕊4,二强;花盘环状,裂片不明显。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褐色,背部具网状皱纹,腹部1果脐,果脐约占腹面1/2。花期8-11朋,果期10月左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2700m的干燥荒坡矮草丛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化学成分全草含金疮小草素(ajugacumbin)B,大籽筋骨草素(ajugamacrin)C-E及山苦草素(ajugapantin)A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慢性肝炎;小便淋痛;口疮;疮疡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伤寒草

    《中药大辞典》:伤寒草药材名称伤寒草拼音Shānɡ Hán Cǎo别名夜牵牛、星拭草(《岭南采药录》),寄色草(《广州植物志》),返魂香(《广东中药》Ⅱ),消山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淡花当药

    药材名称淡花当药拼音Dàn Huā Dānɡ Yào别名獐牙菜、加达、当药、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北方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diluta(Turcz,)Benth

  • 蝙蝠藤

    药材名称蝙蝠藤拼音Biān Fú Ténɡ别名狗葡萄秧、小葛香、杨柳子棵、防己藤、黄攸香、什子苗、小青藤、黄根藤、金百脚、山地瓜秧、爬山秧子。出处蝙蝠藤始见于《纲目拾遗》,云:"此藤附生岩壁、乔木及入

  • 土鳖虫

    《中国药典》:土鳖虫药材名称土鳖虫拼音Tǔ Biē Chónɡ来源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

  • 窄叶飘带草

    《中药大辞典》:窄叶飘带草药材名称窄叶飘带草拼音Zhǎi Yè Piāo Dài Cǎo别名飘带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窄叶柴胡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草本,高约

  • 甘松

    《中国药典》:甘松药材名称甘松拼音Gān Sōnɡ英文名RADIX ET RHIZOMA NARDOSTACHYOS别名甘松香来源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

  • 龙眼花

    《中药大辞典》:龙眼花药材名称龙眼花拼音Lónɡ Yǎn Huā出处《泉州本草》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花蕾。功能主治《泉州本草》:"诸种淋症,龙眼花煎汤服;下消、小便如豆腐,龙眼花一两,合猪赤肉炖食,

  • 红酸杆

    药材名称红酸杆拼音Hónɡ Suān Gǎn别名太阳草、石辣蓼、水绣球、石头花、石头菜、石莽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Po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

  • 蝇虎

    《中药大辞典》:蝇虎药材名称蝇虎拼音Yínɡ Hǔ别名蝇狐、蝇蝗、蝇豹(崔豹《古今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跳蛛科动物短螯蝇虎的全虫。原形态体小,长约1厘米,全身被绒毛,背面有黑色或灰黄

  • 白土茯苓

    药材名称白土茯苓拼音Bái Tǔ Fú Línɡ别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