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茴香

岩茴香

药材名称岩茴香

拼音Yán Huí Xiānɡ

英文名Ligusticum

别名细叶藁本桂花三七、柏子三七

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石茴香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tachiroei (Franch. Et Sav.) Hiroe et Constance[Seseli tachiroei Franch. Et Sav.; Tilingia tachiroei (Franch. Et Sav.) Kitaga.]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cm。根颈粗短,根圆锥形,常分叉。茎较细羽,上部分枝,基部被有残留叶鞘纤维。基生叶叶柄长6-7cm,基部略膨大成鞘;叶片轮廓卵形,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长5-15mm,宽0.5-1mm;茎上部叶与基生叶同形,无柄,裂片数减少,顶部叶常简化成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直径2-4cm,总苞片2-7,线状披针形,常早落;伞辐5-10,长1-1.5cm;小总苞片5-8,线状披针形,长5-7mm;萼齿显着,钻形;花瓣白色,长卵形至卵形,基部具爪;花柱基圆锥形,花柱向下反曲。分生果卵状长圆形,长3-4mm,宽1-2mm,主棱突出,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腹面平直。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500m的河岸湿地、石砾荒原及岩石缝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锥形,粗大。表面棕褐色,顶端有残卵茎痕,有多数支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形成层环。气郁香,味微苦而辛。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疏风发表;行气止痛;活血调经。主伤风感冒;头痛;胸痛;脘胀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崩漏;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粉。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伤风感冒及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松鼠骨

    药材名称岩松鼠骨拼音Yán Sōnɡ Shǔ Gǔ英文名Sciurus, Squirre bone别名臊挠子骨(《中国药用动物志》)。原动物岩松鼠又名:扫毛子、石老鼠(《中国药用动物志》)出处始载于《

  • 竹菌

    药材名称竹菌拼音Zhú Jūn别名肉球菌、竹生、竹球菌、竹荷包、竹包、竹宝、竹寄生、竹生肉球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生肉球菌的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leromyces goetzi P

  • 胡麻草

    《中药大辞典》:胡麻草药材名称胡麻草拼音Hú Má Cǎo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胡麻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绒毛。须根

  • 牦牛胆结石

    药材名称牦牛胆结石拼音Máo Niú Dǎn Jié Shí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s L.

  • 白扁豆皮

    药材名称白扁豆皮拼音Bái Biǎn Dòu Pí别名扁豆壳来源即白扁豆的种皮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无壅滞之弊。摘录《全

  • 川鄂山茱萸

    药材名称川鄂山茱萸拼音Chuān è Shān Zhū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川鄂山茱萸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nus chinensis Wang er.[Macro-carpi

  • 毡盖木耳

    药材名称毡盖木耳拼音Zhān Gài Mù ěr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耳科真菌植物毡盖木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ricularia mesenterica(Dicks.)Pers.原形态子实体

  • 喉痧药

    药材名称喉痧药拼音Hóu Shā Yào英文名Hairy Canton sonerilla别名小金香炉、天青地红、尖尾痧、四大天王、桑勒草、红春根藤、田螺掩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

  • 合萌

    《中药大辞典》:合萌药材名称合萌拼音Hé Ménɡ别名水茸角(《中藏经》),合明草(《本草拾遗》),水皂角(《分类草药性》),木排豆、木稗(《广西中兽医药植》),独木根、野皂角、大

  • 柏树油

    《中药大辞典》:柏树油药材名称柏树油拼音Bǎi Shù Yóu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树干渗出的树脂。砍断树干,待树脂渗出凝结后,7~8月间采。性味①《草木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