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楸子

楸子

药材名称楸子

拼音Qiū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揪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Pyrus prunifolia Willd.]

采收和储藏:8-9月果熟时采摘,鲜用。

原形态楸子,小乔木,高3-8m。小枝粗壮,嫩时密短柔毛,老枝灰紫色或灰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5cm,嫩果密被柔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9cm,宽4-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花两性;伞形或近伞形花序,具花4-10朵;花梗长2-3.5cm,被短柔毛;萼筒外面有长柔毛;萼裂片5,披针形,两面均被柔毛;花白色或带粉红色,花瓣5,倒卵状椭圆形,长约2.5-3cm,宽约1.5cm,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丝和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三分之一;化柱4(5),基部有长绒毛,较雄蕊长。梨果卵形,直径2-2.5cm,红色,萼裂片宿存,肥厚,果梗细长。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参拔50-1300m的山坡、平地或山谷梯田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辽宁、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果实卵形,直径2-2.5cm,果皮红色,无灰白斑点,果肉黄白色,成熟后有2-5室,每室含种子1-2颗,种子扁卵圆形,浅紫红色至红紫色。有宿存花萼,略突出,萼片两面被毛,萼筒外边被毛。气微香,味甘、微酸。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红棕色。1.中果皮细胞含色素。2.含草酸钙结晶,放晶如梅花状。3.中果皮细胞中不含石细胞。

性味味酸、甘、性平

功能主治生津;消食。主口渴;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桂子

    《中药大辞典》:桂子药材名称桂子拼音Guì Zǐ别名天竺桂实(《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性味辛甘,温。①《药性考》:"甘辛。"②《

  • 蒺藜苗

    《中药大辞典》:蒺藜苗药材名称蒺藜苗拼音Jí Lí Miáo别名蒺藜蔓(《千金翼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茎叶。化学成分详"蒺藜根"条。

  • 川榛

    药材名称川榛别名木里仙来源榛科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tchuensis Franch.,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中南及西南各省。性味甘

  • 豇豆根

    《中药大辞典》:豇豆根药材名称豇豆根拼音Jiānɡ Dòu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消食治食积,脾胃虚弱,淋浊,痔血,疔疮。①《滇南本草》:"

  • 滇列当

    药材名称滇列当拼音Diān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滇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banche yunnanensis (G.Beck) Hand.-Mazz. [O.al

  • 石枣

    药材名称石枣拼音Shí Zǎo别名石豆、岩豆(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金枣、石米(《陕西中草药》),独叶岩珠、鸭舌兰(《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石豆兰

  • 四方草

    药材名称四方草拼音Sì Fā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叶香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stracheyi(Benth.ex Hook.f.)Hara[Plectra

  • 扁樱桃

    药材名称扁樱桃拼音Biǎn Yīnɡ Táo别名棱果蒲桃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红果仔的叶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genia uniflora L.[Myrtus brasiliana L

  • 五叶木通

    药材名称五叶木通别名木通、羊开口、野木瓜、预知子、八月炸、八月扎[果]来源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以根与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

  • 菟丝草

    药材名称菟丝草别名金丝草来源旋花科菟丝草Cuscuta sp.,以带花果的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功能主治凉血散热毒。主治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痈毒恶疮。用法用量1~3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