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勾儿茶

毛勾儿茶

药材名称毛勾儿茶

拼音Máo Gōu ér Chá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huana Rehd.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茎藤,鲜用或切段晒干。秋后采根,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大叶勾儿茶藤状灌木,高达10m。小枝光滑无毛,绿褐色。叶互生;叶柄长1.4-2.5cm;叶纸质或薄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2cm,宽3-6cm,上部叶较小,先端圆或稍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绿色,无毛,背面黄绿色,密被黄色短柔毛,干后栗色,侧脉5-7对,花两性,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长达20cm,分枝长可达8cm,被短柔毛,花梗短,长1-2mm,无毛;花芽卵球形,顶端急缩成短尖;花瓣5;雄蕊5;子房2室,半藏于花托内。核果圆柱状椭圆形,长7-9mm,熟时紫红色或紫黑色,基部宿存盘状花盘;果梗长2mm。花期7-9月,果期至翌年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灌丛和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

性味微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解毒。主风湿关节痛;胃痛;痛经;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多发性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角藤药材名称羊角藤拼音Yánɡ Jiǎo Ténɡ别名乌苑藤、巴戟天[福建]来源茜草科巴戟天(羊角藤)属植物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以

  • 葱叶

    药材名称葱叶拼音Cōnɡ Yè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叶。化学成分叶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及多种低果聚糖,又含少量淀粉、半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药理作用100%的葱煎

  • 白豆蔻

    《中药大辞典》:白豆蔻药材名称白豆蔻拼音Bái Dòu Kòu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

  • 家麻树

    药材名称家麻树拼音Jiā Má Shù英文名Woolly Sterculia别名家麻桐、九层皮。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家麻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

  • 刺瓜

    药材名称刺瓜别名乳蚕、小刺瓜、野苦瓜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刺瓜Cynan chum corymbosum Wight [Cyathella corymbosa (Wight) Tsiang et Zh

  • 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白菜药材名称岩白菜拼音Yán Bái Cài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来源为虎耳科岩白菜属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

  • 松树皮

    药材名称松树皮拼音Sōnɡ Shù Pí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马尾松、油松、思茅松等的树干内皮。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收敛,生肌。外用治烧烫伤,小儿湿疹。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焙干研

  • 榠樝

    《中药大辞典》:榠樝药材名称榠樝拼音Mínɡ Zhā别名木李(《诗经》),蛮樝、瘙樝(《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经集注》

  • 细叶野牡丹

    药材名称细叶野牡丹拼音Xì Yè Yě Mǔ Dān别名铺地稔、山公榴、水社野牡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细叶野牡丹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intermedium Dunn

  • 栘依果

    药材名称栘依果拼音Yí Yī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果实。秋末冬初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栘依"条。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