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茴香藻

水茴香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茴香藻

药材名称水茴香藻

拼音Shuǐ Huí Xiānɡ Zǎo

别名茴香

来源藻类绿藻门水茴香藻Nitella expansa Allen.,以全草入药。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湿止渴。主治水呛咳,风热感冒;外用治烫火伤。

用法用量配方用。外用研末,加冰片少许,调麻油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水茴香藻

药材名称水茴香藻

拼音Shuǐ Huí Xiānɡ Zǎo

别名茴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轮藻科植物膨胀丽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itella expansa T.F.Alle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水生绿色藻类。高10-45cm,主茎细长,分节和节间,节间粗80-100μm。中央无主轴。节部有轮生的小枝,小枝上具突起的单细胞的"叶"。叶腋的上部具卵状的卵囊,外被螺旋细胞,顶端有冠突,精子囊圆形,生于卵囊的下侧,成熟时呈红色,由数个盾状体细胞组合而成。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淡水池塘、湖泊中。为一年生植物,一般喜清澈的流水环境。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皱缩卷曲,绿色,水浸展平后,长8-12cm。下部具假根。主茎细长,丝状,具节,节间长约1cm。节上对生或轮生小枝,小枝一次或多次分叉。小枝及侧枝多等长。质脆。气微腥,味辛。

性味辛;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止咳。主风热感冒;咳嗽;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血水草

    药材名称血水草拼音Xuè Shuí Cǎo别名黄水芋、金腰带、一口血、小号筒、小绿号筒、水黄连、鸡爪莲、斗篷草、马蹄草、小羊儿、血水芋、一滴血、一点血、土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

  • 牛脂

    《中药大辞典》:牛脂药材名称牛脂拼音Niú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牛抖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脂肪。性味《纲目》:"甘,温,微毒。"功能主治《纲目》:"治诸疮,疥癣,

  • 蘡薁藤

    药材名称蘡薁藤拼音Yīnɡ Yù Ténɡ别名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

  • 火炮草果

    药材名称火炮草果拼音Huǒ Pào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箭叶秋葵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Kurz) Merr.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mo

  • 海狗油

    药材名称海狗油拼音Hǎi Gǒu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原形态参见"海狗肾"条性味性热。功能主治善消利。治

  • 龙须草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药材名称龙须草拼音Lónɡ Xū Cǎo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

  • 姜黄

    《中国药典》:姜黄药材名称姜黄拼音Jiānɡ Huánɡ英文名RHIZOMA CURCUMAE LONGAE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 刺竹叶

    药材名称刺竹叶拼音Cì Zh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随采随用。原形态高大竹类。

  • 吊灯花叶

    药材名称吊灯花叶拼音Diào Dēnɡ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吊灯扶桑Hibiscus schizoptalus (Mast.) Hook.f.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

  • 香叶天竹葵

    药材名称香叶天竹葵拼音Xiānɡ Yè Tiān Zhú Kuí别名香艾、香叶来源牻牛苗儿科香叶天竹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 L. Herit.,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