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沙漏芦

沙漏芦

药材名称沙漏芦

拼音Shā Lòu Lú

别名砂蓝刺头(《内蒙古中草药》),刺甲盖、恶背火草、刺头、火绒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沙蓝刺头。春、秋采集,去泥土,切碎。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30~60厘米。分枝少。叶互生,无柄,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5厘米,锐尖,基部抱茎,边缘有白色的针刺状牙齿,针刺长达5毫米,两面谈绿色。复头状花序圆球形,生茎顶,径约1~2.5厘米,白绿色或淡蓝色;小头状花外总苞为白色冠毛状刚毛,完全分离。花期6~9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边、沙丘地带。分布辽宁、吉林、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性味咸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通乳。治疮痈肿痛,乳腺炎,乳汁不通,淋巴结结核,痔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复方①治痈疖初起,红肿热痛:砂蓝刺头、连翘各三钱,大黄、生甘草各二钱。水煎服。

②治乳汁不下,乳房胀痛:砂蓝刺头、瓜蒌蒲公英土贝母各三钱。水煎服。

③治闪腰岔气,跌打损伤:砂蓝刺头三钱。水煎加红糖,早、晚分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香槁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槁树药材名称香槁树别名跌打王、香胶树来源樟科香槁树Machilus grijsii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消炎。治跌打瘀

  • 楮头红

    《中药大辞典》:楮头红药材名称楮头红拼音Chǔ Tóu Hó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10~30厘米。茎脆弱,无毛

  • 金牛草

    药材名称金牛草拼音Jīn Niú Cǎo别名小兰膏、细叶金不换、细金草(《岭南采药录》),小金不换(《广东中药》Ⅱ),细金牛草、七寸金(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小金牛草(广州部队《常用

  • 霞天曲

    《中药大辞典》:霞天曲药材名称霞天曲拼音Xiá Tiān Qǔ出处《本草备要》来源为半夏等药和霞天膏制成的曲剂。制法制半夏,焦冬术、白茯苓各9斤,党参12斤,炙甘草4.5斤,广陈皮4.5斤,

  • 毛叶三条筋

    《中药大辞典》:毛叶三条筋药材名称毛叶三条筋拼音Máo Yè Sān Tiáo Jīn别名黄脉山胡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樟科植物香面叶的根、叶、皮。全年可采。阴

  • 牛角藓

    药材名称牛角藓拼音Niú Jiǎo Xiǎn英文名cattle horns moss别名短叶牛角藓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藓科植物牛角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o

  • 灰树花

    药材名称灰树花拼音Huī Sh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贝叶多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rus frondosus(Dicks.)Fr.[Boletus frondos

  • 蟾蜍胆

    《中药大辞典》:蟾蜍胆药材名称蟾蜍胆拼音Chán Chú Dǎ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胆。化学成分蟾蜍的胆汁成分,可分为高级胆汁酸与胆汁醇两部分

  • 丁香露

    《中药大辞典》:丁香露药材名称丁香露拼音Dīnɡ X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性味气烈,味微辛。功能主治治寒澼,胃痛。用法用量内服:隔水炖温饮1~

  • 虾蟆肝

    《中药大辞典》:虾蟆肝药材名称虾蟆肝拼音Há Má Gān出处《纲目》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