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猪肾

猪肾

《中药大辞典》:猪肾

药材名称猪肾

拼音Zhū Shèn

别名猪腰子(《医学入门》)。

出处《别录》

来源为猪科动物,即俗称"猪腰子"。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咸,平。

①《千金·食治》:"平,无毒。"

②《纲目》:"咸,冷,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咸,平。"

功能主治治肾虚腰痛,身面水肿,遗精,盗汗,老人耳聋。

①《别录》:"和理肾气,通利膀胱。"

②孟诜:"主人肾虚。"

③《日华子本草》:"补水脏,治耳聋。"

④《纲目》:"止消渴,治产劳虚汗,下利崩中。"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

复方①治肾虚腰痛:猪腰子一枚,切片,以椒盐淹去腥水,入杜仲末三钱在内,荷叶包煨食之,酒下。(《本草权度》)

②治男子水脏虚惫,遗精盗汗:獖猪肾一枚,以刀切开,去筋膜,入附子末一钱匕,以湿纸裹煨热,空心稍热服之,便饮酒一盏。(《经验方》)

③治产后虚羸,喘乏,乍寒乍热,病如疟状,名为蓐劳:猪肾一具(去脂,破),香豉(绵裹)、白粳米葱白各一斗。上四昧,以水三斗,煮取五升,去滓;任情服之,不瘥更作。(《千金方》猪肾汤)

④治久泄不止:猪肾一个,批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濒湖集简方》)

⑤治老人耳聋:猪肾、党参防风葱白薤白糯米共煮粥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猪肾一枚,分为七脔,甘遂一分,以粉之,火炙令熟,一日一食,至四、五当觉腹胁鸣、小便利,不尔更进。勿食盐。(《补缺肘后方》)

⑦治痈疽发背初起者:獖猪腰子一双,同飞面捣如泥涂之。(《纲目》)

各家论述《纲目》:"猪肾性寒,不能补命门精气,方药所用,借其引导而已。《别录》’理’字’通’字,最为有理。《日华》暖腰膝,补膀胱水脏之说为非矣。肾有虚热者宜食之。若肾气虚寒者,非所宜矣。今人不达此意,往往食猪肾为补,不可不审。又《千金》治消渴有猪肾荠苨汤,补肾虚劳损诸病有肾沥汤,方甚多,皆用猪羊肾煮汤煎药,俱是引导之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猪肾

药材名称猪肾

拼音Zhū Shèn

英文名Pig's kidney

别名猪腰子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肾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腹,取出肾脏,洗净,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猪的品种繁多,达150多种,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微是: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杂食性家养物畜,繁殖力强,孕期约4个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药理作用从猪肾制取的猪肾谷酰胺酶较天冬酰胺酶有更强的抗癌作用,因某些癌细胞的谷酰胺合成缓慢而利用较快。与天冬酰胺酶合用,能抑制癌细胞对氨甲喋呤的抗药性,且使其毒性降低。猪肾也可作为制取磷酸二酯酶的原料,给猫静注此酶可引起血压下降。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约为4mg/kg。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益阳;利水。主肾虚耳聋;遗精盗汁;腰痛;产后虚赢;身面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15-150g。

注意1.《食疗本草》:“不可久食。”2.《本草图经》:“不与吴茱萸白花菜合食。”

复方①治肾虚腰痛:猪腰子一枚,切片,以椒盐淹去腥水,入杜仲末三钱在内,荷叶包煨食之,酒下。(《本草权度》)②治男子水脏虚惫,遗精盗汗:猪肾一枚,以刀切开,去筋膜,人附子未一钱匕,以湿纸裹煨熟,空心稍热服之,便饮酒一盏。(《经验方》)⑤治产后虚羸,喘乏,乍寒乍热,病如疟状,名为蓐劳:猪肾一具(去脂,破),香豉(绵裹)、白粳米葱白各一斗。上四味,以水三斗,煮取五升,去滓,任情服之,不瘥更作。(《千金方猪肾汤)④治久泄不止:猪肾一个,批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濒湖集简方》)⑤治老人耳聋:猪肾、党参防风葱白、茬白、糯米共煮粥服。(《四川中药志》)⑥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猪肾一枚,分为七脔,甘遂一分,以粉之,火炙令熟,一日一食,至四、五当觉腹胁鸣、小便利,不尔更进。勿食盐。(《补缺时后方》)⑦治痈疽发背初起者:猪腰子一双,同飞面捣如泥涂之。(《纲目》)

各家论述1.《纲目》:猪肾性寒,不能补命门精气,方药所用,借其引导而已。《别录》'理'字'通'字,最为有理。《日华》暖腰膝,补膀胱水脏之说为非矣。肾有虚热者宜食之。若肾气虚寒者,非所宜矣。今人不达此意,往往食猪肾为补,不可不审。又《千金》洽消渴有猪肾荠苨汤,补肾虚劳损诸病有肾沥汤,方甚多,皆用猪羊肾煮汤煎药,俱是引导之意。

2.《别录》:和理肾气,通利膀胱。

3. 孟诜:主人肾虚。

4.《日华子本草》:补水脏,治耳聋。

5.《纲目》:止消渴,治产劳虚汗,下利崩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葛花

    药材名称苦葛花拼音Kǔ Gě Huā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花。夏、秋采收。性味性平,味辛苦。功能主治治痔疮,解酒毒。复方①治痔疮:苦葛花(炕干,研末)二钱,胡椒粉一钱。拌匀,分二次用

  • 糙叶树皮

    药材名称糙叶树皮拼音Cāo Yè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hananthe aspera(Thunb.)Planch.[Prunus asper

  • 草龙根

    药材名称草龙根拼音Cǎo Lónɡ Gēn英文名Ludwigia hyssopifo-lia (G.Don)Exekk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线叶丁香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 苍山冷杉

    药材名称苍山冷杉拼音Cānɡ Shān Lěnɡ Shān别名大理冷杉来源松科苍山冷杉Abies delavayi Franch.,以球果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散寒。主治发

  • 铜钱麻黄

    药材名称铜钱麻黄拼音Tónɡ Qián Má Huánɡ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中国宿苞豆的根。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茎细弱,被白色

  • 杏香兔耳风

    药材名称杏香兔耳风别名一支香[浙江、福建]、兔耳风[广东]、兔耳一支香、朝天一支香、四叶一支香、扑地金钟来源为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以全草入药。

  • 桦菌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桦菌芝药材名称桦菌芝拼音Huà Jūn Zhī别名木蹄来源多孔菌科褐层孔属菌类植物桦菌芝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 (L. ex Fr.) Ten

  • 石荠宁

    药材名称石荠宁别名痱子草、热痱草、紫花草、荆苏麻、北风头上一枝香、小苏金、土荆芥[江西、湖南]、沙虫药、蜻蜓花、香花草、狭叶荠宁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石荠宁Mosla scabra (Thunb.)

  • 蒙自虎耳草

    药材名称蒙自虎耳草拼音Ménɡ Zì Hǔ ěr Cǎo别名岩耳巴、反背红、红岩草、心叶蒙自虎耳草、大虎耳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蒙自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

  • 山蜡梅

    药材名称山蜡梅拼音Shān Là Méi别名香风茶、毛山茶、岩马桑来源药材基源:为蜡梅科植物山蜡梅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