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杨叶

白杨叶

《中药大辞典》:白杨叶

药材名称白杨叶

拼音Bái Yánɡ Yè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

功能主治《纲目》:"治龋齿,煎水含漱。又治骨疽久发,骨从中出,频捣敷之。"

复方治臆疮腿:白杨新叶,用手指打数十下,使叶熟软,以背面贴患处,每个疮面贴一叶。(《河北中医药集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杨叶

药材名称白杨叶

拼音Bái Yánɡ Yè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杨柳科植物山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davidiana Dode;[P.tremela L.var.davidiana(Dode)Schneid.]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嫩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15-30m。树干不直,雌株更歪斜,树皮白色至灰白色。芽卵圆形,密被白绒毛,后局部或全部脱落。萌枝和长枝叶卵圆形,掌状3-5浅裂,长4-10cm,宽3-8m,初时两面被白绒毛,后上面脱落;短枝叶较小,长4-8m,宽2-5cm,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钝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上面光滑,下面具白色绒毛;叶柄短于或等于叶片,略侧扁,被白绒毛;叶缘具深波状牙齿。雄花序长3-6cm;花序轴有毛,苞片膜质,宽椭圆形,边缘有齿牙和长毛;花盘有短梗;雄蕊8-10,花药紫红色;雌花序长5-10cm,花序轴具毛,雌蕊具短柄,花柱短,柱头2,有淡黄色长裂片。蒴果细圆锥形,2瓣裂,无毛。花期4-5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800m的山坡、山脊和沟谷地带,常形成小面积纯林或与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药理作用白杨叶提取物对铜绿色单孢菌(绿脓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敛疮。主龋齿疼痛;骨疽;臁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捣敷;或贴敷。

各家论述《纲目》:治龋齿,煎水含漱。又治骨疽久发,骨从中出,频捣敷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桐根

    《中药大辞典》:油桐根药材名称油桐根拼音Yóu Tónɡ Gēn别名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蔃(《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桐油树根(《贵州草药》)

  • 矮地茶

    药材名称矮地茶拼音ǎi Dì Chá英文名Japanese Ardisia Herb别名平地木、老勿大、不出林、叶底珠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H

  • 昆布

    《中国药典》:昆布药材名称昆布拼音Kūn Bù英文名THALLUS LAMINARIAE/THALLUS ECKLONIAE来源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

  • 石蜡红

    药材名称石蜡红拼音Shí Là Hónɡ别名月月红、天竺葵来源牻牛苗儿科石蜡红Pelargonium hortorum Bail.,以花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苦、涩

  • 小果白刺

    药材名称小果白刺拼音Xiǎo Guǒ Bái Cì别名白刺、西伯利亚白刺、酸胖、哈莫儿、卡蜜、旁白日布、哈日木格[蒙名]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

  • 七角枫

    药材名称七角枫拼音Qī Jiǎo Fēnɡ别名接骨丹来源五加科七角枫Macropanax rosthornii (Harms )C. Y. Wu ex Hoo [Nothopanax rosthorn

  • 撑篙竹

    药材名称撑篙竹拼音Chēnɡ Gāo Zhú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拉丁

  • 黑脂麻

    药材名称黑脂麻拼音Hēi Zhī Má别名胡麻、巨胜(《本经》),狗虱(《吴普本草》),鸿藏(《别录》),乌麻、乌麻子(《千金方》),油麻(《食疗本草》),交麻(《大业拾遗录》),黑芝麻(《

  • 功劳木

    《中药大辞典》:功劳木药材名称功劳木拼音Gōnɡ Láo Mù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茎干。全年可采,截段,晒干。原形态形态详&q

  • 麦冬

    《中国药典》:麦冬药材名称麦冬拼音Mài Dōnɡ英文名RADIX OPHIOPOGONIS别名麦门冬、沿阶草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