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穿鱼藤

穿鱼藤

《中药大辞典》:穿鱼藤

药材名称穿鱼藤

拼音Chuān Yú Ténɡ

别名大穿鱼草水杨柳、疏脉山茱萸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全株。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灌木。茎直立,高约3米,幼枝四棱,红褐色,密生平贴细毛。单叶对生;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7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2~4对上升达先端,两面被子贴毛,叶柄长5~8毫米。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被短柔毛;小花白色;萼齿披针状三角形;花瓣4,披针形;雄蕊4;子房近球形,密被灰白色紧贴的短柔毛。核果卵形,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半山坡、溪边、林阴处。分布陕西、甘肃、湖北至西南、华南等地。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止血,接骨。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炖鸡蛋或浸酒。外用:捣敷、研末撒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腹泻:穿鱼藤五钱,研末,炖鸡蛋服。

②治腰痛,风湿麻木:穿鱼藤干根一两,黑骨头五钱,泡酒五两,每服十毫升,日服二次。

③治骨折:鲜穿鱼藤、大接骨丹叶各适量,捣敷。

④治外伤出血:穿鱼藤叶,研末外擞。

⑤治黄水疮:穿鱼藤叶,研末外撒;或用鲜穿鱼藤,煎水外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穿鱼藤

药材名称穿鱼藤

拼音Chuān Yú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Littleleaf Dogwood

别名金草水杨柳、茶头接筋叶、疏脉山茱萸、大穿鱼草、火烫药、酸皮条

出处出自《红河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paucineruis (Hance) Sojak [Cor- nus paucineruis Hanc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2-4m。树皮灰黑色,光滑;小枝有四棱,通常赤褐色。叶对生;叶柄长5-15c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4-7cm,宽1-2.5cm;侧脉3对,稀2或4对,两面均有贴伏的毛。聚伞花序伞房伏,顶生,被短柔毛,长4-6cm;花小,白色,直径9-10mm;萼齿披针状三角形,长于花盘;花瓣披针形,长约6mm;雄蕊4,长约5mm,花丝下部稍粗壮;子房近球形,密被灰白色紧贴的短柔毛,花柱棍棒形。核果球形,黑色,直径约5mm。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河岸边或溪边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灌输、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解毒疗疮。主感冒头痛;风湿热痹;腹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热毒疮肿;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或剪炎洗。

复方①治腹泻:穿鱼藤五钱,研末,炖鸡蛋服。②治腰痛,风湿麻木:穿鱼藤干根一两,黑骨头五钱,泡酒五两,每服十毫升,日服二次。③治骨折:鲜穿鱼藤、大接骨丹叶各适量,捣敷。④治外伤出血: 穿鱼藤叶,研末外撒。⑤治黄水疮:穿鱼藤叶,研末外撒;或用鲜穿鱼藤,煎水外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葫芦茶根

    《中药大辞典》:葫芦茶根药材名称葫芦茶根拼音Hú Lu Chá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葫芦茶的根。夏、秋采集。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微苦辛。"

  • 指甲兰

    药材名称指甲兰拼音Zhī Jiɑ Lán别名枫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短茎萼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irea subparishii (Tsi)E. A. Chr. [Hygrochi

  • 白叶火草

    《中药大辞典》:白叶火草药材名称白叶火草拼音Bái Yè Huǒ Cǎo别名拿戛千里光、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广西药植名录》),大白叶子火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

  • 萝芒树皮

    药材名称萝芒树皮拼音Luó Mánɡ Shù Pí别名山马皮、黑度度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密鳞紫金牛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densilepidotula Merr.采收和储

  • 糯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糯米药材名称糯米拼音Nuò Mǐ别名江米来源禾本科糯米Oryza sativa L. var. glutinosa Mats.,以种子入药。功能主治益气健脾。主治下痢禁口

  • 回回蒜果

    药材名称回回蒜果拼音Huí Huí Suàn Guǒ别名水杨梅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回回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

  • 龙眼

    药材名称龙眼拼音Lónɡ Yǎn别名桂圆来源见"龙眼肉"。性味甘、平温、无毒。归经入心、脾、胃。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

  • 簕竹

    药材名称簕竹别名车角竹、车筒竹、刺竹、大竹、水簕竹、大簕麻竹、麻竹、簕楠竹来源禾本科簕竹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以竹叶、竹笋、竹茹入药。生境分部华南、西南。性味竹叶:甘

  • 丽江独活

    药材名称丽江独活拼音Lì Jiānɡ Dú Huó别名岩白芷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丽江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likiangense Wolff.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

  • 紫竹根

    《中药大辞典》:紫竹根药材名称紫竹根拼音Zǐ Zhú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紫竹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紫竹,又名:乌竹(《汝南圃史》),黑竹(《草木便方》),水竹子。秆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