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紫革耳

紫革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革耳

药材名称紫革耳

别名革耳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紫革耳Panus conchatus (Fr.)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阔叶林的切株及腐木上。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云南。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紫革耳

药材名称紫革耳

拼音Zǐ Gé ěr

别名革耳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贝壳状革耳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us conchatus (Bull.ex Fr.) Fr.[Agaricus conchatus Bull.ex Fr.; Panus torulosus (Pers.) Fr.var.comchatus Kar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子实体,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初期肉质,后变为强韧革质。菌盖扁平,后为漏斗形,罕为贝壳形,直径5-10cm;盖面初时有细毛,很快消失,往往粗糙或有不明显环纹,初时葡萄紫色,渐变为淡黄褐色或茶褐色,老后褪色为浅土黄色。盖缘薄,粉状,后期生稀条纹。菌肉白色,韧,后变为木栓质,菌褶延生,较密至稀疏,幅窄,往往在柄上交织,淡紫色至紫红色,后变为土黄色;褶缘平坦。菌柄偏生,偶有侧生,短,长2-3cm,粗1-2.5cm,紫色,有灰色软毛,强韧,中实。囊状体圆筒形、棒状或纺锤形,无色,(36-50)μm×(8-14)μm。孢子卵状椭圆形,无色,光滑,(6-7)μm×(3-3.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腐木或伐桩上。夏季丛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甘肃、河南、湖南、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革质或半肉质,扇形、半球形或斜漏斗形,直径4-8cm,紫葡萄色、紫褐色或菱色。边缘内卷或常呈波状,表面具细绒毛或光滑,有辐射状纹理。菌肉类白色。菌褶稍稀疏,类白色、淡紫色或淡黄褐色。菌柄侧生或偏生,长1-4cm,直径0.5-2cm,表面具淡紫色或淡灰色绒毛,中实,质韧。气微,味淡。

性味淡;性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3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无腺橉木

    药材名称无腺橉木拼音Wú Xiàn Lìn Mù别名山莓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橉木的根、叶、果。原形态落叶乔木,高8~16米。枝黑褐色,

  • 红接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接骨草药材名称红接骨草别名耳草长蒴苣苔、矮脚甘松、石上莲来源苦苣苔科红接骨草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苦、涩,凉

  • 麦穗七

    药材名称麦穗七别名山酢浆草、麦子七、大酸梅草、钻地蜈蚣、三块瓦、断脚蜈蚣、上天梯、地海椒、大酸米子草、老鸦酸来源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麦穗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 Edgew. et

  • 鼻血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血草药材名称鼻血草拼音Bí Xiě Cǎo别名红活美、滇荆芥、土荆芥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 水鬼蕉

    药材名称水鬼蕉拼音Shuǐ Guǐ Jiāo别名引水蕉、郁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种植物蜘蛛兰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Pan

  • 紫贝

    《中药大辞典》:紫贝药材名称紫贝拼音Zǐ Bèi别名文贝(《南州异物志》),砑螺(《本草图经》),紫贝齿(《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山猫宝贝或绶贝等的贝

  • 瓜馥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瓜馥木药材名称瓜馥木拼音Guā Fù Mù别名毛瓜馥木、钻山风、铁牛钻石、香藤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 (Hemsl.) Mer

  • 芜菁花

    《中药大辞典》:芜菁花药材名称芜菁花拼音Wú Jīnɡ Huā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花或花蕾。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芜菁"条。性味《纲目》:"辛,

  • 露蜂房

    《中药大辞典》:露蜂房药材名称露蜂房拼音Lù Fēnɡ Fánɡ别名蜂肠(《本经》),革蜂窠(《雷公炮炙论》),百穿、蜂剿(《别录》),大黄蜂窠(《蜀本草》),紫金沙(《圣济总录》

  • 樟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樟脑药材名称樟脑拼音Zhānɡ Nǎo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