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须须

红须须

药材名称红须须

拼音Hónɡ Xū Xū

英文名Sage,salvia

别名洱源鼠尾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洱源鼠尾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lankongensis C. Y. Wu.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洱源鼠尾草,多年生草本,高20-30cm。茎直立,四棱形,具槽,被疏柔毛。根茎粗壮,根呈扭曲长条状。其生叶具长柄;茎生叶对生,具叶柄;叶片椭圆状卵圆形,长3-6cm,宽1.5-4.5cm,边缘具浅齿,上面被疏柔毛,下面沿脉网被疏柔毛,余部布满红褐色腺点。轮伞花序每轮6花,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椭圆形,比花萼短;花梗长2-3mm;花萼钟状;冠筒长约1cm,冠檐二唇形,上唇伸直,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发育雌蕊伸至上唇之下,花丝长约5mm,退化雄蕊小;花柱外伸,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成熟小坚果未见。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间灌木丛中、草地荒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肝;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宫外孕肝脾肿大;胸痹绞痛;心烦不眠;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散。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祛瘀止痈、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宫外孕,肝脾肿大,心绞痛,心烦不眠、疮疡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千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千层药材名称白千层拼音Bái Qiān Cénɡ别名玉树、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

  • 地杨梅

    《中药大辞典》: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丛生;细长而尖,边缘

  • 灰藋子

    药材名称灰藋子拼音Huī Diào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小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nopodium serotinum L.采收和储藏:6-7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果实和种

  • 小黑菇

    药材名称小黑菇别名密褶黑红菇、密褶黑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小黑菇Russula densifolia (Secr.) Gil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河北、江

  • 鸡谷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谷草药材名称鸡谷草拼音Jī Gǔ Cǎo别名粘身草、粘人草、鸡谷根来源禾本科金须茅属植物竹节草Chrysopogon aciculatus (Retz.)Trin.的全草。全年可

  • 黄零陵香

    药材名称黄零陵香来源豆科草木犀属植物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 (L.) Desr.,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洗净晒干。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解痉止痛。用于哮喘,支气管炎,肠绞痛

  • 臭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药材名称臭牡丹根拼音Chòu Mǔ Dān Gēn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间采收,晒干。性味辛苦,温

  • 栘依

    药材名称栘依拼音Yí Yī别名酸多李皮、多衣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茎皮及叶。初春取皮,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5~10米。小枝粗壮,幼时有黄白色绒毛,渐脱落,红褐色或紫褐

  • 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蜀葵子药材名称蜀葵子拼音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化学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

  • 条参

    药材名称条参拼音Tiáo Shēn别名雪条参、红条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伞状绢毛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oseris umbrella (Franch.)Stebb. [Crepis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