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胡髭草

羊胡髭草

《中药大辞典》:羊胡髭草

药材名称羊胡髭草

拼音Yánɡ Hú Zī Cǎo

别名羊毛胡子、羊胡子草(《中国经济植物志》)。

出处《江苏药材志》

来源莎草科植物披叶苔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秆簇生,三棱形,高达40厘米。叶鞘长;叶线形,长3~25厘米,宽1~2毫米;苞片短,筒状,具锈色脉纹。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具小穗3~6;雄花小穗着生于茎端,鳞片卵状披针形,具锈色脉纹,边缘膜质,雄蕊3;雌蕊小穗侧生,鳞片长圆状卵圆形,具锈色脉纹,先端突出成尖刺。囊苞卵状三棱形,有脉纹,被稀疏柔毛。小坚果三棱形,褐色,柱头3裂。花期2~3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山坡或路旁。分布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水分11.32%,灰分8.85%,纤维素40.97%。

功能主治《江苏药材志》:"治湿疮、黄水晶晶及小儿羊须疮。"

用法用量外用:烧灰油调搽,每日2~3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胡髭草

药材名称羊胡髭草

拼音Yánɡ Hú Zī Cǎo

英文名Herb of Lanceolate Sedge

别名关胡须草、羊毛胡子、羊胡子草

出处出自《江苏药材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披针苔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lanceolata Boot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披针苔草,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茎粗短,须根多。秆纤细,扁三棱形。叶鞘长,腹面茶褐色。叶片长张形,宽1-3mm,花后延伸。苞片短,筒状,有紫褐色脉纹,顶端不突出,或突出成刺,或略延伸成线状;小穗3-6;雄小穗顶生,长5-10mm,卷状线形;雌小穗数个,倒生,长7-15mm,近长圆形,花疏生;雌花鳞片卵状长圆形,长4-6mm,有紫褐色脉纹,先端锐尖或芒状,边片缘膜质。果囊倒卵状椭圆形,有三棱,长约3.5cm,密被短柔毛,脉明显隆起。先端有极短的喙,喙端近截形。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长约2.5mm,三棱形,棱面凹;花柱短,基部增大,柱头3。花、果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山坡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 、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河南、贵州、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水分11.32%,灰分8.85%,纤维素40.97%。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主湿疹;黄水疮;小儿羊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灰油调搽。

各家论述《江苏药材志》:治湿疮、黄水晶晶及小儿羊须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猪仔笠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仔笠药材名称猪仔笠拼音Zhū Zǎi Lì别名地草果[云南]、毛瓣花、岗菊、雀脷珠、山葛来源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猪仔笠Eriosema chinense Vogel,以块根

  • 狗仔花

    药材名称狗仔花拼音Gǒu Zǎi Huā别名大叶咸虾花、鲤鱼草来源菊科斑鸠菊属植物咸虾花Vernonia patula (Ait.)Merr.,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性味辛、微苦,

  • 沼生柳叶菜

    药材名称沼生柳叶菜拼音Zhǎo Shēnɡ Liǔ Yè Cài别名独木牛[藏名]、水湿柳叶菜来源柳叶菜科沼生柳叶菜Epilobium palustr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鸡骨草

    《中国药典》:鸡骨草药材名称鸡骨草拼音Jī Gǔ Cǎo英文名HERBA ABRI别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

  • 犁头尖

    《全国中草药汇编》:犁头尖药材名称犁头尖拼音Lí Tóu Jiān别名犁头七、犁头草、土半夏[福建、广西、云南]、三步镖、三角蛇、坡芋、老鼠尾、小野芋、野附子、小独角莲来源天南星科

  • 钩石斛

    药材名称钩石斛来源兰科钩石斛Dendrobium faulhaberianum Schlecht.,以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

  • 砧草

    药材名称砧草拼音Zhē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北方拉拉藤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ium boreale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原形态北方拉拉藤,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

  • 茉莉花露

    《中药大辞典》:茉莉花露药材名称茉莉花露拼音Mò Lì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之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

  • 鹌鹑

    《全国中草药汇编》:鹌鹑药材名称鹌鹑拼音ān Chun来源雉形目雉科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功能主治补中气,强筋骨,止泻痢。主治小儿疳积,下痢,

  • 孔公孽

    药材名称孔公孽拼音Kǒnɡ Gōnɡ Niè别名通石、孔公石出处孔公孽始载于《本经》,列于中品。1.《别录》云:“殷孽根也。青黄色,生梁山山谷。”陶弘景云:“凡钟乳之类,三种同一体。从石室上汁溜积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