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胃寒草

胃寒草

药材名称胃寒草

拼音Wèi Hán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冷哎尔前胡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ucedanum morisonii Bess [P.songoricum auct. Non G. Do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去除茎叶,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根颈粗壮,残留有枯萎叶鞘纤维;根圆柱形,下部分枝,径2-3cm,暗褐色。茎有纵长条纹,无毛,上部稍有分枝。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柄基扩展成鞘;叶片轮廓为三角形,三至四回三出式全裂,末回裂片线形;茎中部叶简化,较小,有短柄;上部叶退化,仅有披针形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5-15cm;总苞片3-7,不等长;伞辐15-25,不等长,花期开展,果期收拢;小伞形花序梗不等长;小总苞片5-13;萼齿三角形;花瓣淡黄色,先端微凹,有内曲的小舌片;花柱在果期向下反折。果实椭圆形,果棱线形,侧棱增宽呈翅状,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700m的山地灌丛和草坡的。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北部。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主寒感冒;咳嗽;胃寒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水芋

    药材名称黄水芋拼音Huánɡ Shuǐ Y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根及根茎。9~10月采。原形态血水草,又名:广扁线,捆仙绳。多年生草本,含红黄色汁液。根状茎

  • 金刚散

    《中药大辞典》:金刚散药材名称金刚散拼音Jīn Gānɡ Sàn别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

  • 鸭脚木皮

    《中药大辞典》:鸭脚木皮药材名称鸭脚木皮拼音Yā Jiǎo Mù Pí别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原

  • 藜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藜芦药材名称藜芦拼音Lí Lú别名黑藜芦、山葱、大叶藜芦、棕包头、人头发、七厘丹来源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以根部或带根全草入

  • 柳叶鬼针草

    药材名称柳叶鬼针草拼音Liǔ Yè Guǐ Zhēn Cǎo英文名Spanishneedles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 白茅花

    《中药大辞典》:白茅花药材名称白茅花拼音Bái Máo Huā别名营花(《唐本草》),茅盔花、茅针花(《江苏植药志》)。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花穗。4~5月花盛开

  • 埋博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埋博树药材名称埋博树别名埋哥当牧[傣语]来源壳斗科埋博树Quercus kerrii Craib,以树皮、壳斗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

  • 云南鸡矢藤

    药材名称云南鸡矢藤别名毛叶黄药、狗屁藤、臭屁藤来源茜草科云南鸡矢藤Paederia yunnanensis (Levl.)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贵州。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消

  • 大沙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沙叶药材名称大沙叶拼音Dà Shā Yè别名大叶满天星来源茜草科大沙叶属植物满天星Pavetta hongkongensis Brem.,以全株、根、叶入药。

  •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拼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