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芡实茎

芡实茎

《中药大辞典》:芡实茎

药材名称芡实茎

拼音Qiàn Shí Jīnɡ

别名花耿(《本草图经》),鸡头菜(《纲目》)。

出处《纲目》

来源睡莲科植物花茎

性味《纲目》:"咸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纲目》:"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煮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芡实茎

药材名称芡实茎

拼音Qiàn Shí Jīnɡ

英文名Stem of Gordon Euryale

别名鸡头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花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le ferox Salisb.

原形态芡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全株具尖刺。根茎粗壮而短,具白色须根及不明显的茎。初生叶沉水,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cm,两面无刺;叶辆无刺;后生叶浮于水面,革质,椭圆肾形至国形,直径10-130cm,上面深绿色,多皱褶,下面深紫色,有短柔毛,叶脉凸起,边缘向上折。叶柄及花梗粗壮,长可达25cm。

花单生,昼开夜合,长约5cm;萼片4,披针形,长l-1.5cm,内面紫色;花瓣多数,长圆状披针形,长1.5-2cm,紫红色,成数轮排列;雄蕊多数;子房下位,心皮8个,柱头红色,成凹入的圆盘状,扁平。浆果球形,直径3-5cm,海绵质,暗紫红色。种子球形,直径约10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

性味甘;咸;平

归经心;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虚热;生津液。主虚热烦渴;口干咽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花点草

    药材名称毛花点草拼音Máo Huā Diǎn Cǎo别名透骨消(《广西药植名录》),波丝草(《贵州草药》),雪药(《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薄麻科植物毛花点草的全草。夏、秋

  • 玉米花

    药材名称玉米花拼音Yù Mǐ Huā别名玉蜀黍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雄花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

  • 茉莉根

    《中药大辞典》:茉莉根药材名称茉莉根拼音Mò Lì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根。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甾醇。药理作用茉莉根水液1~8克/公斤腹腔注射,对青蛙、鸽、大鼠、

  • 翡翠

    《中药大辞典》:翡翠药材名称翡翠拼音Fěi Cuì出处《纲目》来源为翠鸟科动物白胸翡翠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长,呈珊瑚红以至红赤色。虹膜暗褐色。头、后颈、胸侧及下体均深赤栗色;颏、

  • 小果蔷薇

    药材名称小果蔷薇拼音Xiǎo Guǒ Qiánɡ Wēi别名山木香、鱼杆子、小金樱、白花七叶树、七姊妹来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R. microcarpa L

  • 箭刀草

    药材名称箭刀草拼音Jiàn Dāo Cǎo别名箭子草、紫威灵、白脚威灵仙、紫花地丁、黑继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刺苞斑鸠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squarrosa (D. Do

  • 蝲蛄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蝲蛄石药材名称蝲蛄石拼音Là Gū Shí别名东北蝲蛄[东北螯虾]、蝲蛄来源甲壳纲蝲蛄科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朝鲜

  • 琉璃草果实

    药材名称琉璃草果实拼音Liú Lí Cǎo Guǒ Shí别名大粘染子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果实。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治小儿腹泻。用法

  • 斑竹壳

    《中药大辞典》:斑竹壳药材名称斑竹壳拼音Bān Zhú Ké别名斑竹衣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功能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毛),

  • 扶桑根

    《中药大辞典》:扶桑根药材名称扶桑根拼音Fú Sānɡ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根。性味《广西中药志》:"味涩,性平。"功能主治治月经不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