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荆三棱

荆三棱

《全国中草药汇编》:荆三棱

药材名称荆三棱

拼音Jīnɡ Sān Lénɡ

别名三棱三棱

来源莎草藨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fluviatilis (Torr.)A. Gray[S. yagara Ohwi]以块茎入药。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通常单一,间或有分枝,常膨大,末端具块茎,长2~4厘米,直径1.5~3厘米,黑褐色,两头尖,质地轻泡。秆高大粗壮,高70~150厘米,锐三棱形,直立,光滑。叶互生,窄条形,长20~30厘米,宽6~10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夏季开花,复穗状花序,多数花穗于茎顶聚成无梗伞形花丛,花序梗不等长,上具叶状苞片3~4枚;小穗长圆形,长约1厘米,颖长椭圆形,稍膜质,先端尖,芒状;雄蕊3,药线形或长圆形;雌蕊花柱长,柱头2裂。瘦果三角倒卵形,褐色。生于沼泽地水中。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江苏、江西、浙江、台湾、广东、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4.5~9g。

备注(1)一般认为质量较黑三棱稍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荆三棱

药材名称荆三棱

拼音Jīnɡ Sān Lénɡ

别名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性味(根)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荆三棱能破气散结,和莪茂一样,是治气胀、破积气、治症瘕(积聚结块)的名药。

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2、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3、小儿气癖。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 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4、反胃恶心,药食不下。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5、乳汁不下。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6、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鸭脚木

    药材名称鸭脚木拼音Yā Jiǎo Mù别名鸭脚板、鸭脚皮、鹅掌柴、五指通、伞托树来源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yla (Lour.)Harms,以根皮、根和

  • 瑞苓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瑞苓草药材名称瑞苓草拼音Ruì Línɡ Cǎo来源菊科瑞苓草Saussurea nigrescens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河南

  • 厚叶算盘子

    药材名称厚叶算盘子别名大叶水榕、大洋算盘、水泡木来源大戟科厚叶算盘子Glochidion dasyphyllum K. Ko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广东、云南。性味涩、微甘,平。功能主

  • 小花五味子藤

    药材名称小花五味子藤拼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Ténɡ别名香石藤、大伸筋、铁骨散、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小血藤、满山香[云南]来源为木篮科北五味子属植物小花五味子Schisandra

  • 松塔

    药材名称松塔拼音Sōnɡ Tǎ来源松科松属植物白皮松(蛇皮松、虎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的球果。炮制初冬采收不带种子的球果(松塔)。除去果鳞,取下种子,碾去木质硬壳即得。性味苦,

  • 罗锅底

    《中药大辞典》:罗锅底药材名称罗锅底拼音Luó Guō Dǐ别名金盆(《草木便方》),金龟莲(《修订增补天宝本草》),金银盆(《分类草药性》),土马兜铃(《四川中药志》),金腰莲、曲莲(《全

  • 地椒

    《中药大辞典》:地椒药材名称地椒拼音Dì Jiāo别名地花椒(《海上名方》),百里香(《植物学大辞典》),山椒(《中国药植图鉴》),山胡椒(《辽宁经济植物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唇形科

  • 香椿

    药材名称香椿拼音Xiānɡ Chūn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来源楝科椿属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Cedrela sinensis A. Juss

  • 黄蜀葵根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根药材名称黄蜀葵根拼音Huánɡ Shǔ Kuí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根。秋季采挖。化学成分含粘液质约16%,系由阿拉伯聚糖12.30%

  • 鸭脚黄连

    药材名称鸭脚黄连别名水八角、水黄连[贵州]、鸡脚莲来源毛茛科星果草属植物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 cavaleriei (Levl. et Vant.) Drumm. Et Hutch.,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