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蝲蛄石

蝲蛄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蝲蛄石

药材名称蝲蛄石

拼音Là Gū Shí

别名东北蝲蛄[东北螯虾]、蝲蛄

来源甲壳纲蝲蛄科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朝鲜蝲蛄C. similis (Koelbel);蝲蛄C. schrenskii (Kessler),以体内的碳酸钙石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

功能主治止血,止泻,利小便,壮筋骨。主治刀伤出血,小儿软骨,泻痢,心腹刺痛等。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

备注蝲蛄是肺蛭的中间宿主。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蝲蛄石

药材名称蝲蛄石

拼音Là Gū Shí

别名东北蝲蛄、蝲蛄、东北螯虾、朝鲜螯虾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河虾科动物东北蝲蛄的胃内磨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

采收和储藏:每年于5月中、下旬或9月至10月上旬两次脱皮前10-15天捕捉,将体内磨石取出,洗净,晒干。

原形态东北蝲蛄,雌性体长70-84mm。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由较坚硬的甲壳覆盖,不能活动。全体分20节,其中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最后1节无附肝肢外,共有19对附肢。头部有1对复眼,具眼柄,能转动,有5对附肢,其中1对为小触角,1对为大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胸部8对附肢,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其中第1对螯足特别发达;腹部有6对附肢,为游泳足,其中第6对腹足特别宽大为尾足,与尾节共同形成尾扇或尾鳍。如其腹部迅速屈曲,则身体很快地跃向后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地溪流或山地附近的河流中,白天隐于石块下,黄昏后开始爬山寻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松花江、鸭绿江、图门江、镜泊湖、千山附近水域。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半圆形,白色,直径0.4-1cm,随原动物的大小而异,厚3-5mm,平面均有一圆形凹陷。质坚硬,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主含碳酸钙。

性味味甘;涩;性平

归经入肝、肾、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强壮筋骨;止泻;止血。主小儿佝偻病;久泻久痢;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撒。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止血、止泻、利尿、壮筋骨的作甲。主治外伤出血、小儿软骨症、泻痢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金沙

    《中国药典》:海金沙药材名称海金沙拼音Hǎi Jīn Shā英文名SPORA LYGODII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来源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

  • 糙叶五加

    药材名称糙叶五加拼音Cāo Yè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糙叶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henryi (Oliv.)Harms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

  • 无柄卫矛

    药材名称无柄卫矛拼音Wú Bǐnɡ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无柄卫矛的根皮及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subsessilis Spragu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茎

  • 血藤

    药材名称血藤拼音Xuè Ténɡ别名大血藤(《草木便方》),活血藤(《天宝本草》),黄皮血藤(《四川中药志》),紫金血藤(《重庆草药》),气藤(《贵州草药》),香石藤、铁骨散、小血

  • 李子

    《中药大辞典》:李子药材名称李子拼音Lǐ Zi别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原形态李(《诗经》)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无毛,红棕色有光泽。叶

  • 披叶苔

    药材名称披叶苔拼音Pī Yè Tái别名羊胡髭草、披针苔草、大披针苔来源莎草科披叶苔Carex lanceolata Boot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至西南。

  • 硬九子连环草

    药材名称硬九子连环草拼音Yìnɡ Jiǔ Zǐ Lián Huán Cǎo别名九子连环草、肉连环、一串钮子、九节虫、棕儿羊来源兰科虾脊兰属植物虾脊兰Calanthe di

  • 禾秆蹄盖蕨

    药材名称禾秆蹄盖蕨拼音Hé Gǎn Tí Gài Jué别名尖裂蹄盖蕨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禾秆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yokoscense(Franch.et Sa

  • 紫萁

    药材名称紫萁拼音Zǐ Qí别名紫萁贯众、高脚贯众、老虎台、老虎牙、水骨菜、黑背龙、见血长来源紫萁科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的根状茎和幼叶上的细毛(老虎台衣

  • 麦斛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斛药材名称麦斛拼音Mài Hú别名果上叶、石豆、一挂鱼、羊奶草、青兰、单叶石枣来源为兰科石豆兰属植物麦斛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