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长白鱼鳞松

长白鱼鳞松

药材名称长白鱼鳞松

拼音Chánɡ Bái Yú Lín Sōnɡ

别名鱼鳞松、鱼鳞云杉、白松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长白鱼鳞云杉的叶、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ea jezoensis Carr.var.ko-marrovii(V.Vassil.)Cheng et L.K.Fu[P .komarovii V.Vas-sil.]

采收和储藏:叶、树皮全年可采集,制成蒸馏液用。

原形态乔木,高20-40m,胸围达1m。树皮灰色,裂成鳞状块片。一年生枝黄色、淡黄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冬芽圆锥形或卵状圆锥形,芽鳞排列疏松,小枝有木钉状叶枕。叶条形,直或微弯曲,长1-2cm,宽1.2-1.8mm,先端微钝,上面有2条淡白色气孔带,下面光绿色,无气孔带。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单生枝顶,下垂,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熟时淡褐色或褐色,长3-4cm,径2-2.2cm;种鳞薄,排列疏松,中部种鳞菱状卵形,先端圆,边缘有不规则的小缺齿;苞鳞卵状矩圆形,长约3mm,先端有短尖头或圆。种子近倒卵圆形,连翅长7-8.5mm,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900m的灰化土或棕色森林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扁平,条形,长1-2cm,宽1.5-2mm,先端微钝,上面有2条粉白色气孔线,下面绿色,光滑,无气孔线。树皮暗褐色,老时灰色,鳞状剥裂,气微。叶味淡;树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干叶含挥发油0.66%和黄酮。油中含蒎烯(pinene)11%,石竹烯(caryophllene)24%和龙脑(borneol)。 树皮中的蜡状物质中含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 acid)15.5%,二十四烷醇(lignoceryl alcohol)7.5%和谷甾醇(sitosterol)1%。尚含鞣质3.9%-8.3%。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主气管炎;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内服:蒸馏液,少量服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鳖胆

    《中药大辞典》:鳖胆药材名称鳖胆拼音Biē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胆或胆汁。化学成分Amyda japonica的胆汁,含两个内酯:三羟基甾族胆烷酸内酯,及其多一"CH2&

  • 鲨鱼翅

    药材名称鲨鱼翅拼音Shā Yú Chì别名鲛鱼翅、鲛鲨翅、沙鱼翅、金丝菜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us manazo Bleeker采收和储藏

  • 五倍子

    《中国药典》:五倍子药材名称五倍子拼音Wǔ Bèi Zǐ英文名GALLA CHINENSIS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

  • 鸭跖花

    药材名称鸭跖花来源毛茛科鸭跖花Oxygraphis glacialis (Fisch.)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疏风散寒,开窍通

  • 水黾

    《中药大辞典》:水黾药材名称水黾拼音Shuǐ Miǎn别名水马(《本草拾遗》),水爬虫(《纲目》),婆子(《东医宝鉴》),水和尚,水豆油(蔡邦华《昆虫分类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水黾科昆虫水黾的

  • 倒钩刺

    《中药大辞典》:倒钩刺药材名称倒钩刺拼音Dǎo Gōu Cì别名小乌泡、小倒钩刺、刺黄连、刺茶、散血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悬钩子的全株。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直立小灌木,

  • 桔梗

    《中国药典》:桔梗药材名称桔梗拼音Jú Gěnɡ英文名RADIX PLATYCODONIS别名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

  • 糠油

    药材名称糠油拼音Kānɡ Yóu出处《验方新编》来源为从米皮糠中提取的脂肪油。制法用大碗一只,以纸紧糊碗口(纸上用针刺若干细孔),上堆细米糠成尖塔状,引火缓缓燃烧米糠,烧至离纸三分许时(不可

  • 腽肭脐

    药材名称腽肭脐拼音Wà Nà Qí别名海狗肾、腽肭兽、海熊来源食肉目海狗科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 L.(C. curilensis Jordan et

  • 蟹爪

    《中药大辞典》:蟹爪药材名称蟹爪拼音Xiè Zhǎo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蟹"条。功能主治破血,消积,堕胎。治产后瘀积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