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麒麟尾

麒麟尾

《中药大辞典》:麒麟尾

药材名称麒麟尾

拼音Qí Lín Wěi

别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蓬莱蕉、龟背竹(《广州植物志》),羽叶藤、过山标(《广西药植名录》),上树百足、上树蜈蚣(《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天南星种植物麒麟尾全株

原形态常绿大藤本,以气根攀登于乔木或石上。茎粗壮,直径约2.5厘米,节上生根。叶极大,具长柄;幼时狭披针形或披针状矩圆形,基部心形,全缘;成长时阔矩圆形,羽状深裂几达中脉上,长30~50厘米,宽20~40厘米,沿中脉两侧有无数小孔;裂片4~10对,剑形而稍弯,宽3~7厘米,两端几等宽,先端斜截头状,尖端上举,侧脉1~2对;叶柄长20~40厘米,上部有肱节,肱节长2~5厘米。花序柄圆柱形,粗壮,长10~15厘米;佛焰苞长10~12厘米,外面绿色,里面淡黄色;肉穗花序无柄,长约10厘米,径约2厘米;花被缺;花丝短,扁平;子房1室,柱头线形。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密林中。分布我国南部。

性味《华南千种草药》:"淡微涩,平。"

功能主治①《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清肝凉血,消肿解毒。治目赤肿痛,鼻衄;外用治痈疽疮疖,阴囊红肿,乳疮。"

②《广西植物名录》:"根、藤活血散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蛇伤,痈疖,百日咳,目痛,鼻衄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炖肉服。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痰火瘰疬:麒麟尾和猪精肉煮汤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鼻血:麒麟尾,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麒麟尾

药材名称麒麟尾

拼音Qí Lín Wěi

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Commom Epipremnum

别名狮尾草、篷莱蕉、龟背竹、羽叶藤、过山标、上树百足、上树蜈蚣万丈深青竹标、蛇包谷、大塔旗、爬墙风、搭壁麒麟、英雄草、攀地蜈蚣牛膝、大望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麒麟叶的茎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Pothos pinnata L.;Rhaphidophora pinnata Schot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割,切段晒干。

原形态麒麟叶,攀援藤本。茎圆柱形,粗壮,多分枝;气生根具发达的皮孔,平伸,紧贴于树干或石面上。叶柄长25-40cm,上部有长约2.2cm的膨大关节;叶鞘逐渐撕裂,膜质,脱落;叶片薄革质,幼叶狭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基部浅心形,成郭叶长圆形,基部宽心形,长40-60cm,宽30-40cm,两侧不等地羽状深裂,裂片线形,两端几等宽,先端斜截头状,沿中肋有2行星散的、有时为长达2mm的小穿孔;侧脉明显。花序柄圆柱形,粗壮,长10-14cm,基部有鞘状鳞叶包围;佛焰苞外面绿色,内面黄色,长10-12cm,渐尖;肉穗花序圆柱形,钝,长约10cm,粗3cm;花两性,无花被;雄蕊4;雌蕊具棱,长5-6mm,顶平,柱头线形,纵向。浆果小,种子肾形。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热带雨林的大树上或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和湿润荫蔽环境,忌阳光直射,不耐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宜选择肥活的壤土、砂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繁殖方法:用扦插繁殖法。于春季将生长健壮的茎剪成两节1段的插条,去掉气根,带叶扦插在苗床上,遮荫保湿,1个月后可生根长芽。按行株距1m×0.5m开穴定植。

田间管理,定植后须经常淋水保湿,每年除草松土3-4次,结合中耕除草,施稀薄液肥3-4次。已经长大的植株,要及时设立支架,进行绑扎,避免倒伏。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感冒发热;鼻衄;目赤肿痛;百日咳;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痰火瘰疬;痈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炖肉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粉撒。

复方①治痰火瘰疬:麒麟尾和猪精肉煮汤服。(《岭南采药录》)②治鼻血:麒麟尾,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各家论述1.《福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清肝凉血,消肿解毒。治目赤肿痛,鼻衄;外用治痈疽疮疖,阴囊红肿,乳疮。

2.《广西植物名录》:根、藤活血散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蛇伤,痈疖,百日咳,目痛,鼻衄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腥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腥藤药材名称腥藤别名赤苍藤、土白芍、假黄藤来源铁青树科腥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um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

  • 槐叶苹

    药材名称槐叶苹拼音Huái Yè Pínɡ别名蜈蚣漂、大浮萍、蜈蚣萍来源槐叶苹科槐叶苹属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 (L.)Al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镰形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镰形棘豆药材名称镰形棘豆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别名大夏[藏名]来源豆科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

  • 獾肉

    《中药大辞典》:獾肉药材名称獾肉拼音Huān Ròu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肉。冬季捕捉,可用猎犬、烟熏、枪杀等法。原形态狗獾(汪颖《食物本草》),又名:獾(《本草图经》),天狗

  • 三叶青

    药材名称三叶青拼音Sān Yè Qīnɡ别名金线吊葫芦、丝线吊金钟、三叶扁藤、石老鼠、小扁藤、石猴子、土经丸来源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

  • 三色堇

    《中药大辞典》:三色堇药材名称三色堇拼音Sān Sè Jǐn别名蝴蝶花(《中国药植图鉴》)。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堇菜科植物三色堇的全草。开花时采。原形态一年或两年生草本,茎高7~30厘

  • 补血薯

    药材名称补血薯拼音Bǔ Xuè Shǔ别名七叶薯、血参、七爪金龙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七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ill

  • 朱蕉

    药材名称朱蕉拼音Zhū Jiāo别名铁树、朱竹、铁莲草、红叶铁树、红铁树出处朱蕉,原名铁树,入药始见于《药性考》。1.《纲目拾遗》载之曰:“(铁树)出东洋,舶上带来,叶如篦箕,生两旁,作细尖瓣。”2.

  • 山尖菜

    药材名称山尖菜拼音Shān Jiān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Hastate Cacalia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尖子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c

  • 马陆

    《中药大辞典》:马陆药材名称马陆拼音Mǎ Lù别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蚿、蛆蟝、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蚿虫(李当之《药录》),马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