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龙珠

龙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

药材名称龙珠

拼音Lónɡ Zhū

来源茄科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x Sav.)Makino,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台湾、江西、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烦热。主治恶疮,疖肿。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龙珠

药材名称龙珠

拼音Lónɡ Zhū

别名赤珠(《药性沦》),红珠草(《福建民间草药》)。

出处《药论性》

来源为茄科植物龙珠全草。7~8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毛或几乎无毛,高90厘米。茎分枝,斜开,绿色。单叶互生戌成对;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8~18厘米,宽4~10厘米,两端锐尖,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粗波状齿。花小,腋生,卜5朵簇生;花梗细,下垂,结果时上端肥厚,长15~25毫米;萼5裂,截缘,无毛;花冠淡黄色,钟状,径约8毫米,裂片5,披针状三角形,先端截头,反卷;雄蕊5,药黄色,2室,花丝细长;雌蕊1,花柱较花丝短,柱头头状。果实球形,径7~10毫米,熟时红色。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野;亦栽培供观赏。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淋病,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注意《药性论》:"不与葱、薤同啖。"

复方①治小便淋痛:龙珠全草一至二两。洗净,酌加水煎,日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疔疮炎肿:龙珠叶一握(果实亦可用),和冬蜜捣烂涂患处,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龙珠

药材名称龙珠

拼音Lónɡ Zhū

英文名Herb of Japanese Tubocapsicum Dragonpeart

别名赤珠、龙珠根、红珠草、类笼球草、野靛

出处出自1.《药性论》。

2.《本草拾遗》:龙珠,叶令人不睡。《李邕方》云,主诸热毒石气发动,调中解烦。生道旁,子圆赤珠似龙葵,但子熟时赤耳。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龙珠全草根、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bocapsicum NOMALUM (Franch. Et Sav.) Makino [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t Sav.; Solanum anodontum Livl .et Vant.]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全草;秋季果熟时采收果实或挖取根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无毛。茎粗壮,分枝,绿色。单叶互生或成对;叶柄长不足1cm;叶片薄纸质,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8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歪斜楔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粗波状齿。花2-6崧簇生于叶腋或枝腋,俯垂;花梗细弱,长1-2cm,结果进上端肥厚;花萼皿状,5裂,果时稍增大而突破存;花冠淡黄色,钟状,直径6-8mm,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锐,向外反卷,有短缘毛;雄蕊5;稍伸出花冠,花药黄色,2室,花丝细长;雌蕊1,花柱近等长于雄蕊,柱头头状。浆果球形,直径7-10mm,熟后红色;种子淡黄色。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谷、山旁或山坡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性状从新鲜果产中分得龙珠甙(trbocaposide)A、B[1]。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小便。主小便淋痛;痢疾;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药性论》:不与葱、薤同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臭常山

    药材名称臭常山别名和常山、胡椒树、日本常山来源芸香科臭常山属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茎、叶入药。根、茎四季可采,晒干;叶夏秋采集,鲜用。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

  • 乳白香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乳白香青药材名称乳白香青拼音Rǔ Bái Xiānɡ Qīnɡ别名大白矛香、大矛香艾来源菊科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

  • 杠香藤

    《中药大辞典》:杠香藤药材名称杠香藤拼音Gànɡ Xiānɡ Ténɡ别名木贼枫藤(《浙扛天目山药植志》),万刺藤、犁头枫(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黄豆树(《中国高等植物

  • 仙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桃草药材名称仙桃草别名蚊母草来源为玄参科婆婆属植物仙桃草Veronica peregrina L.的带虫瘿的全草入药。春夏间花后采集带虫瘿的全草(小虫未逸出之前),立即在烈日下晒

  • 野梧桐

    《中药大辞典》:野梧桐药材名称野梧桐拼音Yě Wú Tónɡ别名野桐、楸、白肉白、抱仔(《中国树木分类学》),赤芽楸、赤芽槲(《本草推陈》)。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野梧桐

  • 四楞筋骨草

    《中药大辞典》:四楞筋骨草药材名称四楞筋骨草拼音Sì Lénɡ Jīn Gǔ Cǎo别名筋骨连(《草木便方》),箭羽筋骨草、箭羽草、舒筋箭羽草(《四川中药志》),四棱草(《广西植物

  • 油茶根

    药材名称油茶根拼音Yóu Ch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illia oleifera Abel[C.oleo

  • 青竹标根

    《中药大辞典》:青竹标根药材名称青竹标根拼音Qīnɡ Zhú Biāo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青竹标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攀援植物。叶对生或3叶轮生,具短柄,叶

  • 大叶刺篱木叶

    药材名称大叶刺篱木叶拼音Dà Yè Cì Lí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叶刺篱Flacourtia rukam Zoll.Et Moritz.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court

  • 栗叶

    《中药大辞典》:栗叶药材名称栗叶拼音L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②《现代实用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