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乳香丸

乳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乳香丸

药方名称乳香丸

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60克乳香(研)白芷(锉)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白附子(炮)各30克 松脂(研)15克 香墨(煅)草乌头(炮,去皮、脐)各15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手足亸曳,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又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痛不可忍;或行路劳伤,脚膝浮肿疼痛,或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脚膝沉重。(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冷酒或茶清送下。不拘时。

注意药后忌食热物二小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乳香丸

药方名称乳香丸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牡蛎(火煅)荜澄茄芫青(去头、翅、足,糯米炒,以米黄色为度)大黄(蒸,焙)鹤虱(炒)各15克 白丁香乳香(研)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粟米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痔下血,肛边生肉,或结核肿疼,或生疮痒痛,或大便艰难,肛肠脱出。又治肠风下血,无问新久;及诸瘘,根在脏腑。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如治肠风,腊茶清下;诸痔,煎薤白汤下,诸瘘,煎铁屑汤下,并食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猜你喜欢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金匮要略》卷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方名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处方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12枚龙骨牡蛎各9克功能主治平补阴阳,潜镇固摄。治虚劳阴阳两虚,夜梦遗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象极

  • 防己竹沥汤

    药方名称防己竹沥汤处方防己(锉)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3两,防风2两(去叉),升麻2两,桂2两(去粗皮),芎?2两,独活2两(去芦头),羚羊角2两(镑)。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初得中风

  • 荆兰汤

    药方名称荆兰汤处方荆芥穗2两,贯众2两,甘草2两,蜀椒(去目)2两,泽兰2两,芍药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五痔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用3大匙,水3碗煎沸,倾盆内,先坐熏之,覆令密,勿泄出药气,通手即

  • 加减补阴益气煎

    药方名称加减补阴益气煎处方生地15克人参4.5克黄耆9克(蜜炙)柴胡1.5克(盐、醋炒黑)白芍4.5克(醋炒)升麻0.9克(盐、醋炒)阿胶9克(蒲黄灰炒)山药9克(炒)血余9克(炒灰)赤石脂9克(醋炒

  • 保身散

    药方名称保身散处方轻粉1钱,黄柏5钱,乳香1钱,水粉3分,孩儿茶3钱,百草霜1钱,冰片3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杨梅疳疮。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搽。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引巫彭真君传方

  • 白术膏

    《医学入门》卷七:白术膏药方名称白术膏处方白术500克陈皮120克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无味,大便泄泻。用法用量煎膏。每次服15~20毫升,开水冲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卫生总微》卷十:白术膏药方名

  • 榴附饮

    药方名称榴附饮处方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泻。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退痛膏

    药方名称退痛膏处方苎麻根120克制法用水酒糟250毫升,与上药共捣如泥。功能主治治足痛,或左或右,或钉痛不移。用法用量敷痛处,包紧。勿令风吹,以一日为度。摘录《万氏家传点点经》卷一

  • 槐术散

    药方名称槐术散处方白于术1两(米泔水浸1宿,陈壁土炒焦),槐角米4两(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和血。主休息痢。用法用量白痢,淡姜调服;赤痢,红砂糖汤调服。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 坤髓膏

    药方名称坤髓膏处方黄牛骨髓(去筋膜,捣烂)8两,山药(蒸,研细)8两,炼白蜜8两。制法上捣匀,入瓷器内。功能主治滋养脾胃。补中填骨髓,润肺泽肌肤,安脏平三焦,续绝阳,益气力,除消渴,宁咳嗽;久服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