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保安万灵丹

保安万灵丹

药方名称保安万灵丹

别名万灵丹(《济阳纲目》卷一)。

处方茅术240克全蝎石斛天麻当归甘草(炙)川芎羌活荆芥防风麻黄细辛川乌(汤泡,去皮)草乌(汤泡,去皮、尖)何首乌各30克 明雄黄18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药30克作4丸,30克作6丸,30克作9丸,三等做下,以备年岁老壮,病势缓急取用。预用朱砂18克研细为衣,瓷罐收贮。

功能主治主痈疽、疗毒、对口、发颐、湿痰流注、附骨阴疽,鹤膝风症。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气血凝滞,遍身走痛,步履艰辛,偏坠疝气,偏正头痛。破伤风,牙关紧闭等症。

用法用量如恶疮初起或痈疽已成至十朝前后,但未出脓者,俱宜服之。用连须大葱白9根煎汤200毫升,将药1丸乘热化服,被盖出汗。如服后汗迟,再用葱白汤催之,后必汗如淋洗,渐渐退下覆盖衣物,其汗自收自敛。但病未成者,随即消去。已成者,随即高肿溃脓。如诸疾无表症相兼,不必发散者,只用热酒化服。药后避风,当食稀粥。

注意服药期间,忌冷物、房事,孕妇忌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猜你喜欢

  • 桂附汤

    《东垣试效方》卷四:桂附汤药方名称桂附汤处方肉桂3克附子9克黄柏1.5克(为引用)知母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

  • 鼻痔散

    药方名称鼻痔散处方辛夷(去毛)4两,桑白皮4两,栀子1两,枳实2两,桔梗2两,白芷2两。制法上共为末。功能主治鼻痔。用法用量每服2钱,淡萝卜汤送下。摘录方出《奇方类编》卷上,名见《仙拈集》卷二

  • 定喘葶苈丸

    药方名称定喘葶苈丸处方葶苈、木香、贝母各等分。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鼓胀喘嗽。用法用量煎桑白皮汤送下。或即以4味为末,仍以桑白皮汤送下尤妙。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补天育麟丹

    药方名称补天育麟丹处方鹿茸1具人参300克山茱萸熟地肉苁蓉巴戟天各180克 炒白术炙黄耆淫羊藿山药芡实各240克当归蛇床子菟丝子各120克柏子仁肉桂各90克麦冬150克 北五味锁阳各60克 人胞1个(

  • 小分清饮

    药方名称小分清饮处方茯苓6~9克泽泻6~9克 薏仁6克猪苓6~9克枳壳3克厚朴3克功能主治治小便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30毫升,煮取18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

  • 解暑湿济急丸

    药方名称解暑湿济急丸处方香薷8分,苡仁3两,杏仁2两,郁金1两5钱,扁豆1两,银花1两5钱,滑石2两,苍术1两,藿香1两,泽泻1两,草朴1两5钱,僵虫1两5钱,枳壳1两,薄荷8钱,连翘1两。制法晒干为

  • 葶苈丸

    《外台秘要》卷十九引唐侍中方:葶苈丸药方名称葶苈丸处方葶苈子52.5克(生用)牵牛子泽漆叶海藻(洗去咸,炙)昆布(如前炙)桑根白皮(炙)甘遂(熬)椒目郁李仁(去皮)各22克 桂心7.5克制法上十味,捣

  • 金柜散

    药方名称金柜散处方天南星2两,半夏2两。制法上为末,水浸两伏时,日换水十次,取出阴干。功能主治老少伤风,发嗽头痛,日久不愈。用法用量每服2钱,又以乌头、附子各6钱合匀,以生葱、薄荷汤调下,大人半钱,孩

  • 十膈气散

    药方名称十膈气散别名十膈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粗皮)官桂(去粗皮)枳壳(麸炒,去瓤)甘草(锉,炙)神曲(炒黄)麦芽(炒黄)诃藜勒皮(煨,去核)吴白术陈橘皮(去白)干生

  • 七圣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七圣散药方名称七圣散处方续断、独活、防风、杜仲、萆薢、牛膝(酒浸一宿)、甘草炮制上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