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风十二痹散

八风十二痹散

《千金翼》卷十六:八风十二痹散

药方名称八风十二痹散

处方细辛1两,巴戟1两,黄耆1两,矾石(烧)1两,厚朴(炙)1两,白敛1两,桂心1两,黄芩1两,牡荆1两,山茱萸1两,白术1两,女萎1两,菊花1两,人参1两,天雄(炮,去皮)1两,防风1两,萆薢1两,石斛1两,蜀椒1两(汗,去目、闭口者),芎?半两,龙胆半两,芍药半两,苁蓉半两,紫菀1两,秦艽1两,茯苓1两,菖蒲1两,乌头(炮,去皮)1两,干姜1两,附子(炮,去皮1两半),薯蓣1两半,五味子1两半,桔梗2两半,远志2两半(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风入五脏,手脚、身体沉重,或如邪气时闷,汗出。又蜚尸遁注相染易,或少气腹满,或皮肤筋痛,项背相牵引无常处,或咽中有气,吞之不入,吐之不出。

用法用量酒服方寸匕,日2。稍增至2匕。

摘录《千金翼》卷十六

《千金翼》卷十六:八风十二痹散

药方名称八风十二痹散

处方远志(去心)半两,黄耆半两,黄芩半两,白敛半两,附子(炮,去皮)半两,龙胆半两,薯蓣半两,厚朴(炙)半两,蜀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汗),牡荆子3分,天雄(炮,去皮)3分,细辛3分,菊花3分,狗脊3分,山茱萸3分,防风3分,芎?3分,桂心3分,五味子1分,巴戟天1分,茯苓1两,芍药1两,秦艽1两,乌头(炮,去皮)1两,芜荑1两,菖蒲1两,葳蕤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痹呕逆,不能饮食者,心痹也;咳满腹痛,气逆唾涕白者,脾痹也;津液唾血腥臭者,肝痹也;阴痿下湿者,痿痹也;腹中雷鸣,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胃痹也;两膝寒,不能行者,湿痹也;手不能举,肿痛而逆,骨痹也;烦满短气,涕唾青黑,肾痹也。并悉主之。

用法用量食后饮服方寸匕,1日3次。宁从少起,稍渐增之。

摘录《千金翼》卷十六

猜你喜欢

  • 巴豆散

    药方名称巴豆散处方巴豆7个(去皮),雄黄2钱,大椒2钱,荜茇2钱,密陀僧2钱。制法上为细末,饭为丸,作锭子。功能主治牙疼。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巴豆丸”。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

  • 加味黄连香薷饮

    《杂病证治新义》:加味黄连香薷饮药方名称加味黄连香薷饮处方香薷、黄连、扁豆、厚朴、陈皮、法夏、茯苓、甘草。功能主治暑热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为清暑化湿和中之剂。用香薷、黄连清暑退热,扁豆、

  • 天花粉散

    药方名称天花粉散处方天花粉生地麦冬干葛各6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粳米100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治心移热于肺,肺热化燥,发为上消,渴饮无度。用法用量每服3~6克,温开水送下,每日二至三次。

  • 渴忒饼儿

    药方名称渴忒饼儿处方渴忒1两2钱,新罗参1两,菖蒲1钱(各为细末),白纳八3两(系沙糖)。制法将渴忒用葡萄酒化成膏,和上药末和匀为剂,用诃子油印作饼。功能主治生津止渴。主渴,嗽。用法用量每用1饼。徐徐

  • 款气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款气汤药方名称款气汤处方牵牛子(炒熟)1两,马兜铃1两,木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心腹气胀,喘粗不下食。小儿疳气食积。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

  • 大风引酒

    药方名称大风引酒处方制附子16g枳实20g泽泻20g陈皮20g茯苓20g防风20g 大豆100g (原方有甘草) 水1000ml 米酒1000ml炮制将上述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放入干净的

  • 金银花汤

    药方名称金银花汤处方银花62g,菊花62g,黄连9g,土茯苓31g,玉米仁15g,防风15g,蝉蜕9g,甘草9g。功能主治急性湿疹。用法用量水煎内服。上部,加川芎;中部,加桔梗;下部,加牛膝;两上肢,

  • 碧玉丹

    《重楼玉钥》卷上:碧玉丹药方名称碧玉丹处方胆矾9克 白僵蚕18克(炒,去丝,嘴,拣直者佳)制法上为细末,加麝香0.3克。功能主治主喉风急闭。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咽喉中。摘录《重楼玉钥》卷上《杨氏家藏方》

  • 神妙膏

    药方名称神妙膏处方甘草羌活细辛黄连贝母菊花当归枳壳大黄白芷生地防风荆芥木贼黄芩川芎苍术猪苓泽泻白术薄荷桔梗石斛赤芍药蔓荆子草决明牛蒡子青葙子菟丝子车前子夏枯草地骨皮制法将羊脑炉甘石120克,用一袋盛了

  • 加味麻黄汤

    《类证治裁》卷二:加味麻黄汤药方名称加味麻黄汤处方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半夏、橘红、苏叶、生姜、大枣。功能主治伤寒嗽,恶寒无汗,脉紧。摘录《类证治裁》卷二《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味麻黄汤药方名称加味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