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犀角地黄汤

加减犀角地黄汤

肖子伟方:加减犀角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犀角地黄汤

处方犀角5克,生地黄2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白茅根20克,藕节15克,侧柏15克,牛膝10克,条芩10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肺胃蕴热,热灼伤阴,脉络受损,迫血妄行。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肖子伟方

《准绳·幼科》卷四:加减犀角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犀角地黄汤

处方犀角木通、生地黄、芍药、红花紫草茯苓车前草(鲜者)、地骨皮(鲜者)、甘草

功能主治痘出三两朝,身中热烙焦紫,无红活色,枭炎猛烈之甚也。或眼红脸赤,或小便涩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犀角须用井水磨浓,俟药煎如度,投下服之,不可和内煎也。若身热惊厥,加纹银1块同煎。

摘录《准绳·幼科》卷四

鲁府禁方》卷一:加减犀角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犀角地黄汤

处方犀角、生地黄当归黄连苦参枳壳桔梗赤芍药、红花

功能主治瘀血在上焦,邪热入里。烦躁,渴欲饮水,水入不下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临服入藕汁2匙,如无,韭汁亦可。

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猜你喜欢

  • 羌活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羌活散药方名称羌活散处方羌活(一两半)天麻(一两半)酸枣仁(炒.一两半)羚羊角(一两半)地骨皮(一两半) 栢子仁(一两半)川芎(一两)鹿角胶(炒.一两)侧子(炮裂.去

  • 解毒雄黄散

    《圣惠》卷六十八:解毒雄黄散药方名称解毒雄黄散处方雄黄1分(细研),芦根半两(锉),白蔹半两,大麻仁1分(微炒)。制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毒箭所伤。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1日4-5服。

  • 愈风燥湿化痰丸

    药方名称愈风燥湿化痰丸处方白术(炒)苍术(米泔浸)杜仲(姜汁炒)各60克牛膝(酒浸)川芎薏仁 巴裁 破故纸(炒)各30克当归牙皂(瓦炒)防风羌活生地独活防己天麻南星半夏陈皮木香沉香川乌僵蚕全蝎各15克

  • 萝卜子汤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萝卜子汤药方名称萝卜子汤处方萝卜子功能主治催吐。治邪实上焦,或痰或食,或气逆不通所产生的诸证。用法用量萝卜子捣碎,以温汤和搅,取淡汤徐徐饮之,少顷即当吐出。即有吐不尽者,亦必从下

  • 瓜蒌煎

    《鸡峰》卷七:瓜蒌煎药方名称瓜蒌煎处方瓜蒌2两,茯神1两,石斛1两,人参1两,肉灰蓉1两,甘草半两,黄连半两,当归半两,五味子半两,丹参半两,知母1两,胡麻1两,地骨皮2两,葳蕤2两,蜜5合,生地黄汁

  • 金绵膏

    药方名称金绵膏处方楸叶5斤(如,无即用楸白皮,锉),马齿苋2斤(去根,切)。制法上以水5升,熬至1升,去滓,入锅内,以柳枝搅,熬如饧,盛在瓷器内。功能主治发背。用法用量先以荆芥汤洗疮,次用鸡翎扫药于疮

  • 葱豉黄酒汤

    药方名称葱豉黄酒汤处方豆豉15克葱须30克 黄酒50克制法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须,继续煎5分钟,最后加黄酒,出锅。功能主治解表和中。适用于风寒感冒。用法用量每日2次,趁热顿服。摘

  • 夏枯草散

    药方名称夏枯草散处方夏枯草30克香附(童便浸)60克甘草(炙)9克制法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清肝理气。治肝热气滞,目珠痛,至夜疼剧。用法用量每服12克,茶清调,日三服,或加芽茶煎服。痛久血伤,加当归18克

  • 抑肝散

    药方名称抑肝散处方软柴胡甘草各1.5克川芎2.5克当归白术(炒)茯苓钩藤钩各3克功能主治抑肝健脾,清热解痉。治肝经虚热发搐,或痰热咬牙,或惊悸寒热,或木乘土而呕吐痰饮,腹胀少食,睡卧不安。用法用量上药

  • 参茸地黄汤

    药方名称参茸地黄汤处方怀熟地1两,山萸肉4钱,山药4钱,白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人参2钱,鹿茸2钱(或用鹿角胶亦可)。功能主治鼻渊脑漏,日久不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