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固阳丸

固阳丸

《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引《局方》:固阳丸

药方名称固阳丸

别名固阳丹

处方附子(炮)1两,川乌(炮)7钱,白龙骨(煅)6钱,补骨脂6钱,川楝子6钱,茴香6钱。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气守神,固精壮阳,大补真气。主色欲过度,下元虚惫,滑泄无禁。

用法用量固阳丹(《御药院方》卷六)。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引《局方》

《魏氏家藏方》卷七:固阳丸

药方名称固阳丸

处方阳起石(煅,别研)、干姜(炮,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寒气,固其阳。主脏腑滑泄。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米饮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古方选注》卷下:固阳丸

药方名称固阳丸

处方黄耆(酒炒)3两,当归(酒净)3两,干姜1两6钱,赤石脂1两2钱(泥罐中煅赤,研,水飞),舶茴香8钱,白龙骨(煅,捶碎,绢袋盛,大豆同蒸干,豆熟,取出,焙干,研,水飞)1两2钱,阳起石(用干锅于大火中煅令通红,取出酒淬,置阴地令干,研,水飞)1两2钱,肉桂8钱,韭菜子(酒浸,晒干,微炒)1两3钱,茯苓3两,黄盐(炒)3钱。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妇女带下,由久旷失志,心阳内耗而命门失守,或内劳无度,液脱阳离而命门不禁引起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送下。

各家论述黄耆茯苓通阳明之气道,引领阳起石升发诸阳;干姜赤石脂堵截阳明之津液,不使其顺流于前阴;当归肉桂茴香升少阳之气,以约在下之津液;韭菜子去淫欲之火,白龙骨固心肾之气;约以黄盐,使热药归下,成固摄之功。

摘录《古方选注》卷下

猜你喜欢

  • 化痰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化痰丸药方名称化痰丸处方半夏(洗)天南星(去皮、膜)白矾皂角(切碎)生姜各500克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紫苏子(炒)萝卜子(炒,别研)杏仁(去皮、尖,炒,别研)干葛神曲(炒)麦

  • 公丁香

    药方名称公丁香处方公丁香适量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体癣、足癣共31例,一般在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2天后皮屑脱落,病史较长者,一般3~5天亦能治愈。但有20%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用法用量研为细末,

  • 神仙解语丹

    药方名称神仙解语丹处方白附子(炮)石菖蒲(去毛)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十沸)天麻全蝎羌活白僵蚕(炒)南星(牛胆酿,如无,只炮)各30克木香15克制法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功能主治治

  • 还睛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还睛丸药方名称还睛丸处方白术(生用)菟丝子(酒浸,别研)青葙子(去土)防风(去芦)甘草(炙)羌活(去苗)白蒺藜(炒,去尖)密蒙花木贼(去节)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

  • 鸡肉膏

    药方名称鸡肉膏处方大黄3两,黄芩3两,黄连3两,肉桂3两,土茯苓。功能主治梅毒疳痼疾。用法用量①嗅药方:水银一钱,黑铅三分(纳土器上,武火沸时纳硫黄少许,则为黑霜),肉桂五分,甘草二分。上药和调,而更

  • 柴青泻肝汤

    药方名称柴青泻肝汤处方柴胡1钱半,黄芩1钱半,人参1钱,半夏1钱,黄连1钱,青皮1钱,甘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男子肝火旺极,阴茎肿裂,健硬不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五

  • 健中丸

    药方名称健中丸处方白术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木香1两,诃黎勒(去核)1两,肉豆蔻(去皮)1两,芎藭1两。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鹿茸四斤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鹿茸四斤丸药方名称鹿茸四斤丸别名鹿茸四神丸(《普济方》卷二二五)。处方肉苁蓉(酒浸)熟地黄牛膝(酒浸)鹿茸(燎去毛,酥炙)菟丝子(酒浸软,别研细)木瓜干杜仲(酒浸)天麻各等分

  • 黑龙妙化膏

    《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刘少保方:黑龙妙化膏药方名称黑龙妙化膏处方川乌30克草乌30克当归30克白芷30克赤芍30克 生地30克 熟地30克两头尖30克 官桂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穿山甲30克木鳖子(

  • 马兜铃饮

    方出《博济》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马兜铃饮药方名称马兜铃饮别名马兜铃散处方马兜铃半两,桂(去粗皮)1分,甜葶苈(微炒)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马兜铃散(《普济方》卷一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