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黄丸

姜黄丸

《圣惠》卷七十一: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姜黄3分,牡丹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心3分,芫花1分(醋拌炒干),当归半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琥珀半两,延胡索半两,鬼箭羽半两,木香半两,硇砂半两,凌霄花半两,京三棱3分(微炮,锉),水蛭1分(炙炒令微黄),虻虫1分(炒令微黄,去翅足),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

功能主治妇人虚冷,血气积聚,心腹妨闷,月候久不通,少思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七十九: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姜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牡丹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桂1两(去粗皮),芎?1两,续断1两,木香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1两,羚羊角屑1分,赤芍药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胸中气短,腹内紧急,腰背疼痛,月水不调,烦渴,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鸡峰》卷十二: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缩砂1两,草豆蔻1两,荜澄茄1两,橘皮1两,青皮1两,姜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消食和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鸡峰》卷十六: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干姜黄4两,干姜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漏胞。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酒调下,1日2次。

摘录《鸡峰》卷十六

古今医鉴》卷九: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别名二味消毒丸

处方僵蚕1两,大黄2两。

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头面肿大疼痛并喉庳。

用法用量二味消毒丸(《杏苑》卷三)。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猜你喜欢

  • 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

    药方名称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处方真茅山苍术2斤,怀生地(酒洗)1斤,甘菊花1斤,车前子(米泔浸)8两,人参8两,牛膝8两,白茯苓8两(人乳拌积粉至1斤)。制法天门冬熬膏为丸。功能主治虚弱。用法用量口服。

  • 柏叶乳

    药方名称柏叶乳处方人乳200毫升侧柏叶捣取汁功能主治治淋病。用法用量二味和匀,空腹时热服。摘录《经验广集》卷二

  • 古庵心肾丸

    药方名称古庵心肾丸处方熟地3两,生苄(俱怀庆者,酒浸,竹刀切)3两,山药3两,茯神(去木)3两,山茱萸肉(酒浸,去核)1两,枸杞子(甘州者,酒洗)1两,龟版(去裙,醋炙)1两,牛膝(去芦)1两,鹿茸(

  • 贯众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贯众丸药方名称贯众丸处方贯众(锉)1两,黄连(去须)半两,板兰根半两,木香半两,胡黄连1分,诃黎勒皮3分,肉豆蔻(去壳)3分。制法上为末,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伏热下痢脓

  • 风痹散

    药方名称风痹散处方附子(炮,去皮)4两,干姜4两,白术4两,石斛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分,天雄(炮,去皮)3分,细辛3分,踯躅3分,白蔹3分,乌头(炮,去皮)3分,石南3分,桂心3分。制法

  • 三圣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三圣散药方名称三圣散处方没药(研、一分)、琥珀(研、一分)、干蝎(七枚、全者、炒)功能主治治中风舌强不语。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匕;用鹅梨汁半盏,皂角末一钱匕,浓煎汤一合,

  • 加减大柴胡汤

    《诚书》卷十三:加减大柴胡汤药方名称加减大柴胡汤处方黄芩5分,白芍药5分,枳实5分,厚朴5分,槟榔5分,柴胡5分,川芎5分。功能主治寒热往来,两胁及胃口痛。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十三《

  • 加味七粒紫金丹

    药方名称加味七粒紫金丹处方信石末1钱,枯矾末1钱,淡豆豉1两,射干5两,麝香4分。制法先将豆豉蒸软,然后同药末捣和成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冷痰哮喘,天雨便发,坐卧不得,饮食不进;兼治寒痰疯狂。用法用量

  • 开脾汤

    药方名称开脾汤处方小柴胡8分,苍术(炒)7分,茵陈5分,香附(炒)1钱,枳实(炒)1钱,藿香叶5分,泽泻5分,茯苓4分,砂仁(炒)4分,白扁豆(炒)7分。功能主治伤食,痿黄,洞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椿白皮丸

    药方名称椿白皮丸处方椿白皮(晒干)2两。制法上为末,淘粟米去泔,研浓汁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疳。用法用量10岁3-4丸,量数加减,1丸纳竹筒中,吹入鼻中;服丸以饮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