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脾散

安脾散

《百一》卷二:安脾散

药方名称安脾散

处方高良姜1两(以百年壁上土2-3合敲碎,用水2碗煮干,薄切成片),南木香半现 ,草果(面裹煨,去壳)半两,胡椒半两,白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丁香(怀干)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瓤)半两,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翻胃吐食,及吃食咽酸,口吐黄水,曾经诸方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空心、食前米饮入盐点服;盐酒亦得。

临床应用翻胃:甲申之春,以事至临安,寓止朱家桥詹翁店,詹翁年六十余,苦翻胃,危殆,已治棺在床侧,适予有宣司之辟,往别而去,其詹翁已不能言。及11月自淮上归,过其门,意此翁已不存,为之惨然,方访问间,而此翁已出迎揖,见其颜色极红润,甚惊异之,问其所以,乃云:官人此日离去,即有一州官来歇,得药数服,遂无事。其后授得此方,昨以此在建康医朱机宜新妇,及近日医圆通观维那,皆作效。

摘录《百一》卷二

《朱氏集验方》卷四:安脾散

药方名称安脾散

处方白术白豆蔻仁(炒)、香附子(炒)、人参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白汤点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猜你喜欢

  • 补胆丸

    药方名称补胆丸处方防风1两半,细辛1两半,远志1两,黄芩1两,人参1两,茯苓1两,桔梗1两,芍药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蟹睛疼痛,外障。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摘录《眼

  • 赤散

    《肘后方》卷二:赤散药方名称赤散处方牡丹5分,皂荚5分(炙之),细辛3分,干姜3分,附子3分,肉桂2分,珍珠4分,踯躅4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瘴气、疫疠、温毒。用法用量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

  • 安神妙香丸

    药方名称安神妙香丸处方丹砂半两(研如粉),松脂3两(炼10次,取1两半),鹤虱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狗脊(去毛)半两,贯众半两,雄黄(研如粉)半两,蜡2两,蜜(炼)1两,乳香1两(研如

  • 紫正散

    药方名称紫正散处方紫荆皮6克荆芥穗2.4克 北防风2.4克 北细辛1.2克功能主治治喉风初起,必恶寒,发热头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用法用量上药与地黄散合用,开水泡药蒸服。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 凉血护肌膏

    药方名称凉血护肌膏处方南星(生,末)8两,雄黄1两(别研),白矾(生,末)4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活经络,生肌肉。主痈疽疮疖。发背。用法用量用生地黄捣汁调涂四围。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三

  • 当归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当归汤药方名称当归汤处方当归干姜芍药阿胶各6克黄芩9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衄血,吐血。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备急千金

  • 黑丸

    《幼幼新书》(古籍本)卷三十七引《张氏家传》:黑丸药方名称黑丸处方草乌32两(米泔浸3宿,洗去皮尖,薄切,晒干),甘草(切,焙)4两,零陵香4两,藿香(各洗,锉,晒)4两,茅香4两,五灵脂(洗去沙土,

  • 九味四物汤

    药方名称九味四物汤处方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人参、柴胡、黄芩、黄连、甘草。功能主治性躁多气伤肝,而动冲任之脉,一月经再行者。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 荆芥解毒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荆芥解毒汤药方名称荆芥解毒汤处方荆芥、赤芍、牛蒡、连翘、元参、桔梗、防风、前胡、木通、归尾、甘草梢、天花粉。功能主治婴儿出疹,有夹痘出者因毒气壮盛,击动脏腑,毒趋百窍,血有余而气

  • 消丹饮

    药方名称消丹饮处方元参30克升麻3克麦冬9克桔梗3克 丹皮6克 牛子6克甘草2.1克 淡竹叶10片功能主治清心凉肝。治心肝火盛,发为丹毒,色赤而干,发热作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真诠》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