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巴戟散

巴戟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柏子仁石龙芮天麻牛膝(去苗)牡蛎(烧为粉)菟丝子(酒浸一宿,焙干,别捣)天雄(炮裂,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各30克萆薢(锉)防风(去芦头)当归羌活桑螵蛸(微炙)各22.5克肉桂60克(去皱皮)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风劳,气血不足,脏腑虚伤,肢节烦疼,腰脚无力,形体羸瘦,面色萎黄,小便数多,卧即盗汗。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温酒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

《圣惠》卷三十: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3分,五加皮1两,萆薢1两(锉),牛膝1两(去苗),石斛1两(去根,锉),防风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3分,羌活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腰脚疼痛,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二十三: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1两,五加皮1两,萆薢1两(锉),牛膝1两(去苗),石斛1两半(去根节),天麻1两,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木香1两,磁石1两(炒,醋淬7遍,研,水飞过)。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冷,脏腑虚弱,及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四十四: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3分,五加皮半两,萆薢3分(锉),牛膝3分(去苗),石斛3分(去根,锉),防风半两(去芦头),白茯苓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肾脏风湿腰痛,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巴戟汤”。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天(去心)1两,楝实(取肉,麸炒)1两,木香1两,茴香子(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博济》卷五: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紫巴戟1两(穿心者,以陈粟米同炒令黄色),香白芷半两(锉碎,微炒),蛮姜末(炒)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元脏虚冷上攻,致生口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猪石子1对,去筋膜,每石子1个,入末1钱,用湿纸裹,煨熟,趁热去纸,先以口承石子热气,口中有涎即吐出,候冷,即可细细嚼服之。

摘录《博济》卷五

《圣惠》卷二十七:巴戟散

药方名称巴戟散

处方巴戟1两,柏子仁1两,石龙芮1两,天麻1两,牛膝(去苗)1两,牡蛎(烧为粉)1两,菟丝子(酒浸1宿,焙干,别捣)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1两,萆薢(锉)3分,防风(去芦头)3分,当归3分,羌活3分,桑螵蛸(微炙)3分,肉桂2两(去皴皮)。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劳,气血不足,脏腑虚伤,肢节烦疼,腰膝无力,形体羸瘦,面色萎黄,小便数多,卧即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 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加术汤药方名称麻黄加术汤别名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处方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9克(去皮、尖)白术12克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治

  • 五石丸

    药方名称五石丸处方紫石英(细研,水飞)45克钟乳石粉45克白石英45克(细研,水飞过)赤石脂30克(细研)石膏30克(细研,水飞过)五味子30克 熟干地黄45克麦门冬45克(去心,焙)黄耆30克(锉)

  • 降火止泻汤

    药方名称降火止泻汤处方茯苓1钱,白芍1钱,黄连3分,车前子2钱,泽泻5分,猪苓3分,麦芽1钱,枳壳2分。功能主治小儿身热口渴,烦躁而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车前、茯苓、泽泻、猪苓皆止泻分水之圣药

  • 冰片破毒散

    药方名称冰片破毒散处方朴消4钱,僵蚕(微炒,去嘴)8钱,甘草8钱,青黛6钱,马屁勃3钱,蒲黄5钱,麝香1钱,冰片2钱。制法上为细末,瓷坛密收。功能主治急慢喉痹,肿塞切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清水调咽。摘

  • 羚羊明目丸

    药方名称羚羊明目丸处方羚羊角1两,白菊花2两,川芎1两,车前1两,防风6钱,羌活5钱,薄荷5钱,赤芍1两,大黄5钱,朴消5钱,血竭2钱,没药3钱,丹皮3钱,红花5钱。制法上为极细面,炼蜜为丸,每丸7分

  • 黄矾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黄矾散药方名称黄矾散处方黄矾15克 乌贼鱼骨7.5克黄连7.5克(去须)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聤耳,出脓水。用法用量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一日换三次。摘录《太平圣惠方

  • 芦吸散

    《张氏医通》卷十三:芦吸散药方名称芦吸散处方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制法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温肺壮阳,化痰定喘。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用法用量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

  • 钩藤散

    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圣惠》卷七十七:钩藤散药方名称钩藤散别名钩藤汤处方钩藤2两,茯神2两,人参2两,当归2两,桔梗3两,寄生1两。功能主治妊娠子痫及产后发痉。妊娠经8-9个月,胎动不安,或因用

  • 白虎加元麦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元麦汤别名白虎加元参汤处方石膏3钱,知母3钱,甘草2钱,粳米1杯,元参3钱,麦冬5钱。功能主治寒疫,太阳经罢,烦躁发渴者。用法用量白虎加元参汤(《治疫全书》卷五)。摘录《四圣悬枢》卷二

  • 菊花延龄膏

    药方名称菊花延龄膏处方鲜菊花瓣。制法用水熬透,去滓再熬浓汁,少兑炼蜜收膏。功能主治益寿。主目皮艰涩。用法用量每服3-4钱,白开水送下。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