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枇杷叶丸

枇杷叶丸

《扶寿精方》:枇杷叶丸

药方名称枇杷叶丸

处方枇杷叶2斤(蜜炙),山药1斤,枸杞子山茱萸(去核)半斤,吴茱萸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崩,经事失期,或前或后,不育。

用法用量方中枸杞子用量原缺。

摘录《扶寿精方》

圣济总录》卷五十:枇杷叶丸

药方名称枇杷叶丸

处方枇杷叶(去毛,炙)1两半,杏仁浆水浸1宿,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半夏浆水浸1宿,炒)1两半,丁香大者1分,木香1分,皂荚肥长1尺者1挺(去皮,酥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风面上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7丸或10丸,食后取杏仁膏(别用杏仁半升去皮尖,麸炒,研膏)1匙,水1盏,同煎1-2沸,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外科正宗》卷四:枇杷叶丸

药方名称枇杷叶丸

处方枇杷叶(去毛刺)8两,黄芩(酒炒)4两,甘草1两,天花粉4两。

制法上为末,新安酒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风粉刺、鼻渣,初起红色,久则肉匏发肿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食后并临睡白滚汤、茶汤俱可送下。

注意忌火酒、煎炒。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猜你喜欢

  • 会毒散

    药方名称会毒散处方贝母5钱,大黄5钱,角刺5钱,山甲(炙)3钱,槐角3钱,连翘2钱。功能主治鱼口便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三棱煎

    药方名称三棱煎处方三棱蓬术各120克青皮半夏(汤洗七次)麦蘖各90克制法上药用好醋1.2升煮干,焙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症、血瘕、食积、痰滞。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醋汤送下;治

  • 辛夷丸

    药方名称辛夷丸处方南星半夏(各姜制)苍术(米泔浸)黄芩(酒炒)辛夷川芎黄柏(炒焦)滑石牡蛎(煅)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糊丸。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清热通窍。治头风,鼻流白色粘液者。现用于慢性鼻窦炎。用法用量

  • 蜡矾针

    药方名称蜡矾针处方黄蜡、枯矾少许。制法上将黄蜡熔化,入枯矾于内,丸成小长条。功能主治漏管。用法用量方中黄蜡用量原缺。摘录《青囊秘传》

  • 济川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济川煎药方名称济川煎处方当归9~15克牛膝6克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泽泻4.5克升麻2~3克枳壳3克功能主治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治老年肾虚,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酸足软,背冷

  • 芍药补气汤

    药方名称芍药补气汤别名补气汤(《兰室秘藏》卷下)。处方黄耆30克白芍药45克橘皮(不去白)30克泽泻15克甘草(炙)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行,皮肤间麻木。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

  • 川苦楝散

    药方名称川苦楝散处方木香30克(另为细末)茴香30克(拣净,用盐1匙,同茴香炒至黄色,去盐不用)川楝子30克(锉碎,用巴豆10个,微破皮,与川楝子一起炒黄,不用巴豆)制法上药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主瘢疝。

  • 羚犀汤

    《杨氏家藏方》卷三:羚犀汤药方名称羚犀汤处方羚羊角屑、犀角屑、生干地黄、白术、防风(去芦头)、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山栀子仁、荆芥穗、升麻各等分。功能主治风热上攻,目赤头疼,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 楮皮粥

    药方名称楮皮粥处方楮白皮(微炙,锉,切)3升。功能主治脚气。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煎取1升半,去滓澄清,入白粳米1合,淘净煮粥。空心温食。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肺脓疡汤

    药方名称肺脓疡汤处方川贝母9g,桔梗9g,化橘红各9g,葶苈子6g,苇根30g,薏苡仁18g,金银花24g,连翘24g,旋覆花(布包)6g,代赭石(布包)12g,桃仁9g,杏仁9g,冬瓜子30g。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