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附丸

桂附丸

医学启源》卷中:桂附丸

药方名称桂附丸

处方川乌头3两(炮,去皮脐),附子3两,干姜2两(炮),赤石脂2两,桂2两,蜀椒(去目,微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邪冷气,入乘心络,或脏腑暴感风寒,上乘于心,令人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甚则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方中蜀椒用量原缺,据《卫生宝鉴》补。

摘录医学启源》卷中

《朱氏集验方》卷三:桂附丸

药方名称桂附丸

处方破故纸2两(炒),附子(炮)1两,肉桂1两。

制法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五种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三因》卷十四:桂附丸

药方名称桂附丸

处方桂心1两,附子(炮裂,米醋中浸,再炮淬3-5次,去皮尖)1两,厚朴(姜制)1两,甘草(炙)1两,白术1两,木香1分,乳香2钱(别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漏、冷漏诸疮。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米饮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四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卫生家宝方》:桂附丸

药方名称桂附丸

处方附子5钱,厚朴5钱,陈皮5钱,甘草5钱,苍术5钱,桂心5钱,三棱5钱,阿魏(别研)5钱,肉豆蔻1个(煨)。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健脾胃,进饮食,除上焦寒。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1块,切开作孔,安药在内,合定湿纸裹煨,候熟,盐汤嚼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引《卫生家宝方》

圣济总录》卷九十:桂附丸

药方名称桂附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半两,茴香子(炒)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硫黄(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下元久冷,心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桂附丸

药方名称桂附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1两,陈曲(炒黄)1两,干姜(炮)1两,麦芽(炒)1两,吴茱萸(汤洗,焙,炒干)1两半,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半,乌梅肉(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数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桂附丸

药方名称桂附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濡泻、水痢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桂附丸

药方名称桂附丸

处方肉桂1两,香附4两(泔、酒、醋、便四制),延胡2两(醋炒),熟艾1两(醋煮和饼,焙,捣),当归(姜汁拌炒)3两,熟地4两(砂仁酒煮),红花1两。

功能主治外邪风冷所致妇人经水不通。

各家论述经水不行,因热结者少,由寒结者多。肉桂祛积冷,香附行滞气,故以为君;红花、延胡行瘀破积,熟艾行经络为臣;当归、熟地补阴,引诸药入血分为使。服久寒邪退,瘀血行,大小腹必无(疒丂)痛矣。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疡科选粹》卷六:桂附丸

药方名称桂附丸

处方桂心1两,附子(炮制,米醋中浸,再泡3-5次,去皮脐)1两,人参1两,黄耆1两,陈皮1两,粉草(炙)1两,白术1两,木香1钱,乳香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漏诸疮。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原方有厚朴,无参、耆、陈皮。丹溪云,治冷漏与桂附丸,只有疮久不合,风冷乘之,血气不潮而成也。厚朴虽温,泻卫尤速,恐不若佐以参、耆、陈皮,庶与病情相得,故易之。

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猜你喜欢

  • 百合地黄汤

    《金匮要略》卷上:百合地黄汤药方名称百合地黄汤别名百合汤(《伤寒全生集》)。处方百合7枚(擘)生地黄汁200毫升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治百合病,阴虚内热,神志恍惚,沉默寡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时而欲食,

  • 萝藦散

    药方名称萝藦散处方萝藦3两,地骨皮3两,柏子仁3两,五味子3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吐血虚损。用法用量空心米饮下。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 柏实散

    药方名称柏实散处方柏实、桂(去粗皮,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胸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米饮调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 离骨丹

    《青囊秘传》:离骨丹药方名称离骨丹处方急性子1钱,白砒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拔牙。主用法用量少许点之。注意不可咽下。摘录《青囊秘传》《喉科心法》卷下:离骨丹药方名称离骨丹处方刺猬皮1全张(连刺,按

  • 加减圣神汤

    药方名称加减圣神汤处方人参1两,生黄耆1两,当归5钱,金银花2两,白芥子3钱,附子1钱。功能主治阴疽。摘录《洞天奥旨》卷五

  • 胆道排石汤Ⅱ号

    《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胆道排石汤Ⅱ号药方名称胆道排石汤Ⅱ号拼音dandaopaishitang2hao处方黄连2钱,黄芩3钱,枳壳3钱,木香3钱,大黄2钱。功能主治胆系感染、胆石症湿热型。摘录

  • 槐胶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槐胶丸药方名称槐胶丸处方槐胶(以酒化为膏)2两,牛黄(别研)半两,麝香(别研)半两,羚羊角(镑)1两,石龙子(炙焦,别研)1枚,蜈蚣(微炙,别研)5枚,丹砂(研)半两,干蝎(微炒

  • 加味清脾饮

    药方名称加味清脾饮处方青皮2钱,柴胡2钱,川朴2钱(捣),黄芩2钱(生),法夏2钱(研),甘草1钱,茯苓2钱,白术2钱(炒),草果2钱(炒,研),槟榔3钱,枳壳3钱(炒),川大黄5钱(生)。功能主治疟

  • 加味玉屏风散

    黄文东方:加味玉屏风散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处方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玉竹12克,连翘12克,防风6克,生地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金银花9克,红枣5枚。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滋阴清热,兼以化湿。

  • 红莲散

    药方名称红莲散处方朱砂1钱,麝香1字,脑子少许,南星1两(姜汁浸1夕,煮干;皂角水1盏浸1夕,煮干;荆芥水1盏浸1夕,煮干。再焙),(一方有天麻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夹惊,咳嗽气急,体热惊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