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汤泡散

汤泡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汤泡散

药方名称汤泡散

处方赤芍药、当归(洗.焙)、黄连(去须),各等分。

炮制上捣,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受客热风壅上攻,眼目赤涩,睛疼睑烂,怕日羞明,夜卧多泪,时行暴赤,两太阳穴疼,头旋昏眩,视物不明,渐生翳膜,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用二钱,极滚汤泡,乘热洗,冷即再温,洗,一日三、五次洗,以瘥为度。

注意忌腌藏、毒物。

备注其说云,凡眼目之病,皆以血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即行,故乘热洗用,无不效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汤泡散

药方名称汤泡散

别名睛明散(《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七)。

处方赤芍当归(洗,焙)黄连(去须)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客热风邪上攻,眼目赤涩,睛疼睑烂,怕日羞明,夜卧多泪,或时行暴赤,两太阳穴疼,头旋昏眩,视物不明,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用6克,极滚汤泡,乘热熏洗,冷即再温,一日洗三至五次,以愈为度。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猜你喜欢

  • 大安胎饮

    《大生要旨》:大安胎饮药方名称大安胎饮处方当归2钱,人参5分,炙甘草5分,阿胶2钱,砂仁(炒,不去壳)1钱,桑寄生1钱,白术(炒)1钱,白芍(酒炒)1钱,条芩(炒)1钱,续断(盐水炒)1钱,杜仲(盐水

  • 加味五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五苓汤处方猪苓7分,泽泻7分,白术5分,赤茯苓1钱,天花粉2钱,干葛1钱,香薷、黄连、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暑热伤中,口渴身热。用法用量用水1钟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温服。泄极,加升麻、

  • 断汗汤

    药方名称断汗汤处方黄耆30克(蜜炙)防风(去芦)龙骨(煅)麻黄(用根节)白术(炒)牡蛎粉各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自汗。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

  • 干地黄丸

    《千金》卷八:干地黄丸药方名称干地黄丸处方干地黄1两半,茯苓2两,天雄2两,钟乳2两,杜仲42铢,牛膝42铢,苁蓉42铢,柏子仁42铢,桂心1两半,续断1两半,山茱萸1两半,天门冬1两半,松脂30铢,

  • 断膈散

    药方名称断膈散处方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两,人参2两。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痰病。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温汤和下。当呕病愈。摘录《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

  • 启脾散

    药方名称启脾散处方潞党参(元米炒黄,去米)制冬术 建莲肉各90克 楂炭五谷虫炭各60克陈皮砂仁各30克功能主治治小儿因病致虚,食少形赢,将成疳积者。用法用量共为末,每服6克,开水送下。摘录《成方便读》

  • 二陈导痰汤

    《伤寒大白》卷二:二陈导痰汤药方名称二陈导痰汤处方半夏、南星、枳实、赤茯苓、橘红、甘草、石菖蒲。功能主治因痰成疟。寒热似疟,发时胸前或满,或热,或嘈,或痛,或恶心呕吐者。用法用量外感表邪,加羌活、柴胡

  • 柏叶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柏叶膏药方名称柏叶膏别名柏叶散(《普济方》卷三○○)。处方柏叶(炙干为末)120克杏仁(去皮研)30克 头发30克 盐(研)15克乳香(研)7.5克 黄蜡30克 油700毫升制法

  • 拒胜汤

    药方名称拒胜汤别名抵圣汤、巨胜汤、抵圣散处方赤芍药1钱,半夏(炮7次)1钱,泽兰叶1钱,人参(去芦)1钱,陈皮(去白)1钱,甘草(炙)1分。制法上细切,作一服。功能主治产后败血入于脾胃,而脾不能运化,

  • 丁香膏

    《圣惠》卷六十三:丁香膏药方名称丁香膏处方丁香半两(研末),麻油1斤,黄丹7两,丈夫头发1两,蜡1两,桂心半两(研末),当归半两(研末)。制法上药先炼油令香,下发,煎令发尽,次下蜡,以绵滤过,都入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