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煎丸

沉香煎丸

普济方》卷三二七: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丁香1两,南木香半两,诃子肉5钱,肉豆蔻5钱,陈皮5钱,甘草5钱,人参(去芦)5钱,胡椒5钱,青皮5钱,生姜屑5钱,白豆蔻5钱半,缩砂仁5钱半,槟榔5钱半,干姜5钱半,官桂(去皮)5钱半,沉香3钱半,麝香2两,白术4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枣子大。

功能主治温经理气。主妇人杂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心、食前以生姜汤送下;温红酒亦可,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附子(炮裂)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硇砂(飞,研)半两,补骨脂(炒)1两,肉苁蓉半两(以上并先为末,以酒2升煎成膏,次入下药),干蝎(去土,炒)1分,木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1分,茴香子(炒)半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半两,楝实(只取肉,微炒)3分,青橘皮(汤去白,焙)3分。

制法后九味为细末,入前膏中拌和,如未成剂,用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元风虚,面多青黄,腹胁胀满,悒悒不乐,口苦头痛,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济总录》卷七: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锉)半两,丁香半两,葫芦巴(炒)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牛膝(去苗,锉,酒,拌炒)半两,骨碎补(炒)半两,茴香子(炒)半两,石斛半两(锉,酒拌炒),芎?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摊缓不收,体重无力,肢节缓弱,运动不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炒生姜盐汤送下;酒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传家秘宝》: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马蔺花1两(头醋2升熬干),芫花2两(头醋2升熬干),青橘1两(汤浸,去瓤,焙干秤),陈橘皮1两(汤浸,去瓤,焙干秤),蓬莪术3两(炮,纸裹,碎),干姜(炮)、吴茱萸1两(汤浸,去涎汁者,焙干,炒黄),川乌头1两(炮,去皮脐),巴豆20个(去皮、油,5个煎紫色)。

制法上为末,用好沉香1两半为末,米醋2升,慢火熬成膏,加少许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化冷积。主一切冷气,心胸痞滞,腹胁疼痛,伤冷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以温酒送下。

摘录《传家秘宝》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1两,丁香1两,木香1两,胡椒1两,没药1两,丹砂(别研,水飞)1两,高良姜1两,槟榔(面裹煨熟,去面)1两,硇砂(别研,水飞,用石器慢火熬干)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石硫黄(别研,水飞)1两,阿魏(醋浸,去砂石,面和作饼,炙)半两,缩砂(去皮)半两,吴茱萸(陈者,汤洗,取沉者,炒)半两,巴豆(去皮、心、膜,出油)2钱半。

制法上除研药外为末,与研药和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瓷器封。

功能主治化水谷,消积聚;除中满,调顺脾胃。主饮食不消,噫气生熟,面黄腹胀,脏府不调;膈气呕逆不下食,恶心,心腹疼痛,及脾积气,饮食进退,怠惰,水谷不化,症瘕积聚;小儿呕逆,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前、临卧以温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桔梗(去芦)3两,沉香2两,前胡1两,柴胡(去苗)1两,荆芥穗1两,麻黄(去根节)1两,白芍药1两,茴香(炒)1两,陈橘皮(去白)1两,甘草(炙)1两,木香半两,川芎半两,当归(洗,焙)半两,青蒿子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天仙藤半两,香白芷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妇人一切血虚,羸瘦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水1盏化开,加生姜3片,乌梅1枚,同煎至7分,通口服。如骨蒸热极者,用酒、水各半盏,同煎至7分服;浑身疼痛,用温酒化下。冷血气疼,炒生姜酒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1两,木香1两,胡椒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阿魏(醋化,面和作饼,炙)1两,没药(研)1两,槟榔(锉)1两,丹砂(研)1两,硫黄(研)1两,硇砂(研)1两,高良姜1两,巴豆霜2钱匕,丁香半两。

制法上药除研外,为末,一处研匀,用重汤煮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丸,煎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魏氏家藏方》卷二: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天雄(生,去皮,锉)2两,汉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2两,草乌头(生,去皮尖,锉)2两,附子(生,去皮脐,锉)2两,黑豆(紧小者)2两,防风(去芦,生,锉)2两,天麻(生,锉)2两,牛膝(去芦)2两(以上以无灰酒1斗,同于银锅内慢火煮,勿令大沸,酒尽,焙干),沉香1两,丁香1两,木香(各不见火)1两,羌活1两,干姜1两(炮,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两,肉苁蓉(酒浸,去皱皮)3两,紫巴戟(去心)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耳目,壮气海。主下元冷惫,阳气衰弱,筋骨无力,或成下坠,小肠气痛,肾脏风毒攻注,腰脚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别名沉香煎、沉乳感应丸

处方乳香1钱,沉香1钱,杏仁(炒)1钱,木香1钱,丁香1钱,百草霜2钱半,肉豆蔻(煨)1个,巴豆7粒(去油如霜)。

制法上为细末,熔黄蜡加酒些少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冷积,症积,疳积,食积,乳积,中脘不和,痞气郁结,或泻利呕哕,肚腹疼痛,伤食泄泻。

用法用量沉香煎(《婴童百问》卷七)、沉乳感应丸(《医学入门》卷六)。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气淋汤

    药方名称气淋汤处方生黄耆15克知母12克 生杭芍9克柴胡6克 生明乳香生明没药各3克功能主治治气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 莱菔膏

    《得效》卷十三:莱菔膏药方名称莱菔膏处方皂角(不蛀者,炙去皮子),萝卜(如无,以子代之)。制法上以皂角为末,以萝卜同酽醋研。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噤口风。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萝卜膏

  • 加味化斑汤

    《万氏女科》卷二:加味化斑汤药方名称加味化斑汤处方人参1钱,知母1钱,石膏2钱,甘草1钱,黄芩1钱,栀仁1钱,生地1钱,淡竹叶3片,豆豉半合。功能主治妊娠伤寒,热病不解,遍身发斑,赤如锦文者。用法用量

  • 固阴清胃饮

    药方名称固阴清胃饮处方鲜生地8钱,当归8钱,生白芍8钱,生甘草8分,枳实2钱,草蔻仁1钱(研),槟榔1钱5分,炒川连5分。功能主治少阴君火,阳明燥金之年,瘟疫初病,未入少阳,误早用柴胡、桂枝、石膏、知

  • 达营汤

    药方名称达营汤处方三棱60g,莪术60g,赤芍30g,生大黄30g。功能主治周期性精神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达营丸”(见原书)。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易出血者忌用。临床应用周期性精神病:44例周

  • 内固接骨丹

    药方名称内固接骨丹处方古字钱60克(先于火内烧令通赤,酣内焠十次)自然铜30克硫黄30克制法以上三味,捣罗为末,后入瓶内,以坯子泥封固瓶口,候干,倒下瓶子,簇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捣罗,入水银30克同

  • 大饼子

    药方名称大饼子处方大附子(破,炮,净)2片,韶粉1块(附子大),藿香5钱,丁香50粒。制法上为末,滴水为饼,如棋子大。功能主治惊泻。用法用量每服1饼,饭饮化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石壁经》

  • 香豉汤

    《外台秘要》卷四引《删繁方》:香豉汤药方名称香豉汤处方香豉9克(绵裹)葱须(切)12克石膏24克栀子仁9克生姜24克大青6克升麻9克芒消9克制法上八味,切。功能主治治温病肺胃热盛,身发斑点。用法用量以

  • 归血凉荣汤

    药方名称归血凉荣汤处方丹皮、地黄、芍药(炒)、麦冬(去心)、蒲黄、甘草、黄芩(炒)、茅根。功能主治吐血、衄血、咯血、郁血。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服;滓再煎服。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 槟沉饮

    《丹台玉案》卷五:槟沉饮药方名称槟沉饮处方槟榔沉香(磨水)官桂 广木香(磨水)各3克大腹皮青皮香附小茴香各4.5克功能主治主妇人阴疝。小腹近阴之处结聚胀痛,或皮内顶起如鸡头子大。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