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鹿茸丸

沉香鹿茸丸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十便良方》:沉香鹿茸丸

药方名称沉香鹿茸丸

处方麝香1两,附子1两,沉香1两,茴香1两,巴戟1两,牛膝1两,当归1两,苁蓉1两,山茱萸1两,茯苓1两,龙骨1两。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帮助真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十便良方》

传信适用方》卷二:沉香鹿茸丸

药方名称沉香鹿茸丸

处方沉香1两,大附子(炮,去皮脐)2两,鹿茸(燎去毛,酥炙)3两,苁蓉(洗,酒浸)4两,菟丝子(洗净,酒浸)5两,熟地黄(洗净,酒浸,焙干)6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下元,滋养真气,明目驻颜色。主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吞下。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二

《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沉香鹿茸丸

药方名称沉香鹿茸丸

处方沉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4两,巴戟(去心)2两,鹿茸(燎去毛,酒浸,炙)3两,熟干地黄(净洗,酒洒,蒸,焙)6两。

制法上为细末,加麝香1钱半,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镇心肾,养肝,益五脏,调顺三焦。主真气不足,下元冷惫,脐腹绞痛,胁肋虚胀,脚膝缓弱,腰背拘急,肢体倦怠,面无精光,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惊气短,夜多异梦,昼少精神,喜怒无时,悲忧不乐,虚烦盗汗,饮食无味,举动力乏,夜梦鬼交,遗泄失精,小便滑数,时有余沥,阴间湿痒,阳事不兴。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以好酒或盐汤吞下。

摘录《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杨氏家藏方》卷九:沉香鹿茸丸

药方名称沉香鹿茸丸

处方鹿茸2两(酒炙),附子(炮,去皮脐)半两,沉香半两,麝香1钱1字(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将肉苁蓉1两半,酒煮烂,研细,别入酒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益真气,暖下焦,助老扶弱。久服强健。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任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猜你喜欢

  • 附子大独活汤

    药方名称附子大独活汤处方白姜9两,人参9两,肉桂9两,干葛9两,北芍药9两,当归9两,川独活16两,大附子9枚,防风12两,甘草12两。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体虚中风,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口眼?斜,手足亸

  • 熟地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熟地黄散药方名称熟地黄散处方熟干地黄30克黄耆30克(锉)麦门冬30克(去心)黄芩15克人参30克(去芦头)石膏30克(或助克)芎藭15克当归15克 白茯苓30克甘草15克(生

  • 滑胎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滑胎散药方名称滑胎散处方冬葵子肉桂(去粗皮)泽泻榆白皮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催生滑胎。治难产。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

  • 艾肠泥

    药方名称艾肠泥处方藏瓜姜糟60钱,熟地黄60钱,生姜(擦)12钱,艾15钱。制法置擂盆内,研烂为泥。功能主治打扑筋挛,骨闪挫,及久年打扑痛。用法用量摊好厚纸上,再以纸覆其上,敷患处,烧铁馒烙熨纸上。摘

  • 阿魏雄黄丸

    药方名称阿魏雄黄丸处方阿魏(研)半两,雄黄(研)半两,柳枝(取向东者1-7茎,每茎长1尺,锉,焙,捣为细末)、桃枝(取向东者1-7茎,每茎长1尺,锉,焙,捣为细末)、丹砂(研)1分。制法上再研为细末,

  • 大全牛膝散

    药方名称大全牛膝散处方牛膝、大麦芽。制法上为细末,以新瓦罐子中填1层麦芽,1层牛膝,如此填满,用盐泥固济,火煅赤,放冷,研末。功能主治产后遍身青肿疼痛,及众疾。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摘录《赤水玄

  • 乌荆圆

    药方名称乌荆圆处方川乌(炮.去皮.脐)一两,荆芥穗二两。炮制上为细末,醋、面糊,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诸风缓纵,手足不遂,口眼斜,言语蹇涩,眉目俽动,头昏脑闷,筋脉拘挛,不得屈伸,遍身麻痹,百节疼痛

  • 麻黄六合汤

    药方名称麻黄六合汤处方熟地、当归、芍药、川芎、麻黄、生姜。功能主治脉胀病。肺受寒邪,汗孔闭密,汗不得泄,卫强荣弱,毛窍之中,节次血出,少间不出,即皮胀如豉,口、鼻、眼目皆胀。摘录《保命歌括》卷八

  • 巴戟天丸

    《医统》卷五十:巴戟天丸药方名称巴戟天丸处方巴戟天(去心)半两,石菖蒲1两,地骨皮1两,白茯苓(为末作糊)1两,远志(制)1两,白茯神1两,人参3钱。制法上为末,粘米粉同茯苓末作糊,以菖蒲汤调为丸,如

  • 白梅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白梅丸药方名称白梅丸处方白僵蚕不拘多少(直者,炒令黄色)。制法上为末,用陈白梅肉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毒、气毒瘰疬。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送下,空心、午后各1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