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菊散

甘菊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甘菊散

药方名称甘菊散

别名菊花

处方甘菊花1两,旋覆花1两,密蒙花1两,青葙子1两,石决明1两,羌活(去芦头)1两,木贼(锉)1两,决明子(炒)1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切,炒)1两,蝉壳(洗)1两,荆芥穗1两,甘草(炙1两,锉)1两,防风(去叉)1两,芎藭1两,人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毒冲目,赤肿涩痛。

用法用量菊花散(《普济方》卷八十一)。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济总录》卷十七:甘菊散

药方名称甘菊散

处方甘菊花(择)、旋覆花防风(去叉)、石膏(碎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头面风,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六:甘菊散

药方名称甘菊散

处方甘菊花4两,羌活(去芦头)4两,木贼4两,荆芥穗4两,芎藭4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酒浸1宿)1两,黄耆(切)1两,附子(炮过用)1两,蝉壳(洗)1两,蛇蜕1条(卷在青竹上,炙),白蒺藜(去角)1两,旋覆花1两,石决明(泥裹,烧令通赤,别研)1两。

制法上药除附子蛇蜕、决明外,余皆锉碎,于新瓦上烙令燥1时,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毒气攻眼,昏涩疼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猜你喜欢

  • 解热方

    《直指》卷二十二:解热方药方名称解热方处方小黑豆2合,紫苏1茎,姜7片。制法上细锉。功能主治瘰疬四畔红肿多汁,属热证者。用法用量煎汤,食后服。摘录《直指》卷二十二《直指》卷十六:解热方药方名称解热方处

  • 常山柴胡汤

    药方名称常山柴胡汤处方常山1两,柴胡(去苗)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乌梅(去核)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干)半两,槟榔(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肾疟,腰脊痛

  • 解风丸

    药方名称解风丸处方荆芥穗、防风、白蒺藜、苦参、胡麻子、薄荷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皂荚水和为丸。功能主治大麻风。用法用量1日服3-4次,用百沸汤或清饭汤送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 二八木丹

    药方名称二八木丹处方阳丹8厘,阴丹2厘,粉霜2厘,元明粉(风化)2厘,硼砂2分,明矾1厘,麝香2厘,梅花片3厘。功能主治暴发赤眼,近年翳膜。用法用量方中阴丹、阳丹制法,见“一九金丹”。摘录《审视瑶函》

  • 金连饮

    药方名称金连饮处方麦冬、玄参、净花、力子、防风、川连、黑栀、甘草、连翘、荆芥、知母。功能主治麻症壮热寒热,眼赤口疮,心胸躁闷,咽干多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 葛叶散

    药方名称葛叶散处方葛叶5两,地菘苗5两,续断5两,石灰末5两,旋覆花5两,地黄(生用)5两,益母草5两,麦门冬(去心)5两。制法上除石灰外,捣绞取汁,和石灰调作饼子;晒干,再捣为散。功能主治续筋骨,敛

  • 打脓散

    药方名称打脓散处方木鳖子虚者7个,实者9个,金银花1钱,黄芩1钱,黄连1钱,黄柏1钱,归尾1钱,大黄1两,甘草节7分,穿山甲7分,芒消3钱。功能主治诸痈肿,不放脓出。用法用量水煎,五更服。大便见脓,小

  • 臭科散

    药方名称臭科散处方臭科子(一名锁地风草。用条上嫩皮,焙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接骨。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酒调下。摘录《伤科汇纂》卷七引王寅东方

  • 加减茹苓汤

    药方名称加减茹苓汤处方猪苓7分,赤茯苓(去皮)1钱,泽泻7分,白术(去芦)5分,黄连5分,竹茹1钱,干葛7分,天花粉2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小儿夏秋之月,霍乱吐泻,身热口渴。用法用量上锉,力口生姜,水

  • 滋阴健脾汤

    药方名称滋阴健脾汤处方当归(酒洗)3克川芎1.5克白芍(酒炒)2.4克 生地黄(酒洗)2.4克人参2.1克白术4.5克 白茯苓(去皮)陈皮(盐水洗,去白)各3克半夏(姜制)白茯神(去皮,木)麦门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