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元散

益元散

《中国药典》:益元散

药方名称益元散

处方滑石600g甘草100g朱砂30g

性状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手捻有润滑感;味甜。

炮制以上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调服或煎服,一次6g,一日1~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宣明论方》卷十:益元散

药方名称益元散

别名天水散、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六一散(《伤寒标本》卷下)。

处方滑石180克甘草30克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用法用量为细末。每服9克,温水调下,日三服;欲饮冷者,新汲水调服。亦可加蜜少许调服。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苏汤调下。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暑湿所致之病,治当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性寒味淡,寒能清热,淡能渗湿,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出,少佐甘草以和中气,与滑石相配,有甘寒生津之义,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二药相配,共成清暑利湿之功。

摘录《宣明论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加减胃苓汤

    《片玉心书》卷五:加减胃苓汤药方名称加减胃苓汤处方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官桂、五加皮、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风、生姜皮。功能主治疟后汗出受风,遍身浮肿者。用法用量灯心、生姜为引,

  • 六味香薷饮

    药方名称六味香薷饮处方五物香薷饮加木瓜。功能主治祛暑利湿。主中暑湿盛,呕吐泄泻。摘录《医方集解》

  • 产灵丹

    药方名称产灵丹处方当归5钱,首乌(炙)5钱,竹节香附5钱,白术(炒)5钱,木香5钱,细辛5钱,川乌(炙)3两,草乌(炙)3两,大茴香3两,川芎3两,防风3两,白芷3两,芥穗3两,桔梗3两,麻黄3两,苍

  • 加味和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和中益气汤处方人参钱半,白术钱半,陈皮钱半,柴胡钱半,黄芩钱半,半夏1钱,升麻5分,当归1钱,川芎1钱,黄耆1钱,枳实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泄泻,少进饮食。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

  • 决壅顺流汤

    药方名称决壅顺流汤处方大黄3钱,木通3钱,瓜蒌实1个,厚朴1钱,青皮1钱,枳实1钱,瞿麦2钱,车前子2钱。功能主治水结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 二甘汤

    药方名称二甘汤处方生甘草炙甘草五味子乌梅各等分功能主治主胃中有热,食后复助其火,汗出如雨。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鸡子豉汤

    药方名称鸡子豉汤处方鸡子10枚,豉4合(绵裹)。功能主治吐下以后,虚羸欲死。用法用量以水5升,先煮鸡子,取2升,纳豉,又煮3-4沸,去滓,分2次服。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四

  • 救喉汤

    药方名称救喉汤处方射干1钱,山豆根2钱,玄参1两,麦冬5钱,甘草1钱,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咽喉忽肿大作痛,吐痰如涌,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热呼水,咽喉长成双蛾,既大且赤,其形宛如鸡冠,即俗称为缠喉

  • 建脾理中汤

    药方名称建脾理中汤处方人参8分,白术(土炒)8分,白苓8分,白芍(酒炒)8分,陈皮、苍术、炮姜、升麻、甘草、肉豆蔻(煨,去油)、诃子(煨,去核)。功能主治脏寒泄泻,饮食入胃,完谷不化,服香砂六君子汤不

  • 柴胡百合汤

    《伤寒六书》卷三:柴胡百合汤药方名称柴胡百合汤处方柴胡、人参、黄芩、甘草、知母、百合、生地黄、陈皮。功能主治伤寒愈后,昏沉发热,渴而错语失神,及百合劳复。用法用量水2钟,加大枣1枚,生姜3片,槌法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