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碧云膏

碧云膏

《圣惠》卷三十二: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腊月猪脂5两(炮,去滓),铜绿1两(细研),腻粉半两。

制法将药盛油瓷瓶内,以篦子搅令匀后,冷凝结为膏。

功能主治眼赤烂。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热盐浆水洗眼后,涂1大豆许于赤烂处,日3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石绿(研)不以多少,乳香(研)半钱,麒麟竭(研)半钱,没药(研)半钱,腻粉2钱匕,黄蜡3两,松脂1两。

制法先将石绿细研,次下乳香、麒麟竭、没药、腻粉同研细,用瓷碗火上化黄蜡如油,次入松脂,亦化为油,入少熟油,用柳枝搅,滴在水上,硬软得所,次入前药末,以柳篦子搅,看颜色深浅得所为度,绵虑过,瓷器中收,于软帛上摊。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贴患处,日2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本草纲目》卷五十引张三丰方: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羊胆(腊月取)10余枚。

制法上以蜜装满,纸套笼住,悬檐下,待霜出扫下。

功能主治烂弦风,赤眼流泪,不可近光,及一切暴赤目疾。

用法用量点之。

摘录本草纲目》卷五十引张三丰方

《眼科全书》卷六: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铜青5分,轻粉3分,麝香1分,黄丹1钱。

制法上研末,加炼蜜1两和前药末为膏。

功能主治云翳。

用法用量点眼。

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医统》卷六十一: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铅粉1两,铜绿1两,乳香1钱,没药1钱,冰片1分。

制法上为细末,大黄熬膏作锭子用,晒干。

功能主治倒睫及肿烂弦风。

用法用量用时以井水磨下,新笔涂眼四周,不得入目。

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猜你喜欢

  • 蜂窝散

    《万病回春》卷五:蜂窝散药方名称蜂窝散处方马蜂窝 白蒺藜花椒艾叶葱头荆芥细辛白芷制法上等分锉碎,醋煎。功能主治主治牙痛或肿、风牙、虫牙、牙痛、牙长,痛不可忍。用法用量口噙漱良久,吐出再噙。摘录《万病回

  • 井黄煎

    药方名称井黄煎处方虾蟆1枚(去皮骨肠胃,炙焦,捣末,以无灰酒1盏、獖猪胆1枚取汁,熬成膏),诃黎勒皮(炮)1分,使君子(去壳)1分,胡黄连1分,蝉蜕1分,无食子1分,芦荟(研)1分,芜荑1分,熊胆1分

  • 桂枝加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中:桂枝加黄耆汤药方名称桂枝加黄耆汤处方桂枝芍药甘草各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黄耆6克功能主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

  • 斑龙二至百补丸

    《饲鹤亭集方》:斑龙二至百补丸药方名称斑龙二至百补丸处方人参1两,鹿角霜1两,五味子1两,黄耆4两,生地4两,知母4两,黄柏4两,山药4两,萸肉4两,茯苓4两,芡实4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功能主治

  • 当归黄汤

    药方名称当归黄汤处方当归(去苗)三两,黄蓍、芍药,各二两。炮制上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腰脚疼痛,不可转侧,壮热自汗,体强气短。用法用量每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宋

  • 咽喉甘露饮

    药方名称咽喉甘露饮处方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参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叶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功能主治滋养肺肾。主肺肾阴虚,咽喉失其润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益母丸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益母丸药方名称益母丸别名知母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处方知母30克(洗,焙)制法上药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益气生津。治妊娠内热,气阴两

  • 白矾煎

    《圣惠》卷八十九:白矾煎药方名称白矾煎处方白矾1分(烧为灰),黄连半两(去须),青钱10文,防风3分(去芦头),朴消3分,地黄汁1合,白蜜3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缘目及眦烂作疮肿痛。用法用量用

  • 家传异功丸

    药方名称家传异功丸处方泽泻1两2钱,猪苓(汤浸,去皮)3分,官桂半两(减半)茯苓3分,白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辰砂半两(另研)。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消暑生津。主暑热口渴。用法用

  • 碧桃浸液

    药方名称碧桃浸液处方青嫩碧桃叶50g。制法上浸于75%酒精500ml,24~48小时后,取出外用。功能主治荨麻疹。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