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苏子汤

紫苏子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紫苏子汤

药方名称紫苏子汤

别名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降气汤(《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紫苏子27克前胡厚朴甘草当归各3克半夏27克橘皮9克大枣5枚生姜50克 桂心12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治上实下虚,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等。

用法用量以水2.6升,煮取500毫升,分为五服,日三夜二。

备注方中苏子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为君药;半夏厚朴前胡橘皮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以治上实之有条。桂心温肾祛寒,纳气平喘;当归既养血补肝,同桂心以温补下虚,又能治咳逆上气;甘草生姜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佐使。诸药合用,上下兼顾而以上为主,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圣济总录》卷十九:紫苏子汤

药方名称紫苏子汤

处方紫苏子(炒)240克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50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90克甘草(炙)人参白术各60克

制法上七味,研粗末捣筛。

功能主治酶气化痰,培土生金。治肺痹,胸心满塞,上气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擘),同煎至12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备注方中紫苏子、半夏橘皮理气化痰;桂枝助苏子、半夏降逆气;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培土生金;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并用,共奏降气化痰,培土生金之功。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重订严氏济生方》:紫苏子汤

药方名称紫苏子汤

处方紫苏子30克大腹皮草果半夏(汤泡七次)厚朴(去皮,姜制,炒)木香(不见火)橘红木通白术枳实(去瓤,麸炒)人参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治忧思过度,邪伤脾肺,心腹膨胀,喘促胸满,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紧而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玉池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玉池散药方名称玉池散处方当归(去芦)、伞本地骨皮、防风、白芷、槐花(炒)、川芎、甘草(炙)、升麻、细辛(去苗),各等分。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风蛀牙痛,肿痒动摇,牙

  • 党苓姜根汤

    药方名称党苓姜根汤处方党参9克,茯苓15克,炒白术9克,肉豆蔻6克,吴茱萸6克,官桂4.5克,附片3克,炮姜3克,煨葛根4.5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回阳固脱。主脾肾虚衰,阳虚欲脱。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痘毒膏

    药方名称痘毒膏处方红花4两,紫草1两,猪板油1斤。制法上将猪油烊化,入药煎枯,去滓,下黄占、白占各1两(烊化)。功能主治痘毒,烂腐破溃者。用法用量候冷摊贴。摘录《青囊秘传》

  • 二陈木通汤

    药方名称二陈木通汤处方陈皮1钱,半夏8分,茯苓8分,甘草4分,木通1钱,滑石1钱,人参芦钱半。功能主治关格。饮食不下,二便不通。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食远服。再煎

  • 八味带下方

    药方名称八味带下方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

  • 跌打膏

    药方名称跌打膏处方乳香没药各150克血竭90克 香油10千克三七90克冰片90克樟脑90克 东丹5千克制法先将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等药用香油浸,继用慢火煎二小时,改用急火煎药至枯去滓,用纱布过滤,取

  • 生地黄汤

    《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生地黄汤药方名称生地黄汤处方生地黄15克 柏叶9克黄芩6克阿胶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治小便出血。用法用量上五物,以水1.4升,煮取600毫升,绞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摘录

  • 木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木香半夏丸处方木香22.5克半夏30克(汤洗七次,切片,焙干)陈皮(去白)15克 白茯苓15克 干生姜1.5克。草豆蔻仁15克 白附子15克人参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

  • 含化桂心丸

    药方名称含化桂心丸处方桂心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甘草1分(炙微赤,锉),干姜1分(炮裂,锉),百合1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羊枣大。功能主治

  • 防风导赤散

    《医林纂要》卷九:防风导赤散药方名称防风导赤散处方生地黄、木通、防风、甘草、黄苓、赤芍、羌活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初见惊搐之证,而热尚浅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竹叶3片、灯草3茎,水煎服。热不甚者,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