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荜澄茄散

荜澄茄散

《圣惠》卷七: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槟榔1两,木香1两,苦楝子1两,茴香子1两,干蝎半两(微炒),硇砂1两(细研入),阿魏1两(面裹煨,面熟为度),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盲肠气,小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生姜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二十八: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木香半两,京三棱半两(炮,锉),白茯苓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沉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桂心半两,丁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冷劳。脏腑虚弱,心腹气胀,不能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注意苋菜、生冷。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四十三: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白术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当归1两(锉,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腹冷痛,全不思食,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二十八: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3分,白术1两,黄耆3分(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草豆蔻3分(去皮),桂心半两,蓬莪荗3分,当归3分,木香半两,芎藭半两,柴胡1两(去苗),牛膝3分(去苗),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研碎),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气劳。心腹冷痛,吃食减少,四肢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扁鹊心书·神方。》: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5钱,高良姜1两5钱,肉桂1两5钱,丁香1两5钱,厚朴(姜汁炒)1两5钱,桔梗(去芦)1两5钱,陈皮1两5钱,三棱(泡,醋炒)1两5钱,甘草1两5钱,香附(制)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胀,头昏,四肢困倦,吐逆,发热,泄泻,饱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用水1盏,煎7分,和渣服。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半两,木香半两,沉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茴香子(炒)3分,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膀胱经虚,小便不禁,少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或盐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博济》卷二: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别名荜澄茄煮散

处方荜澄茄半两(炒),荆三棱3两(炮,趁热杵),陈皮2两(去白),香附子3两(炒),甘草2两(炮,)丁香2两,舶上茴香2两,厚朴1两(去皮,姜汁炙令黄色),蛮姜1两1分,官桂2两(去皮),桔梗1两,白盐12两(拣择净,炒,研细,后入),阿魏(皂子大1块,面裹煨,面黄为度,去面,另研细,旋入诸药)。

制法上同为末,细研和令匀。

功能主治脾元虚冷,气不和,心胸不快,肚腹膨胀,气刺气痛,不思饮食,酒色过度,面黄口淡。

用法用量荜澄茄煮散(《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摘录《博济》卷二

《圣惠》卷五十: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草豆蔻半两(去皮),细辛1两,木香半两,白术3分,大腹皮3分(锉),京三棱半两(微煨,锉),五味子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高良姜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1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膈气壅滞,脾胃虚弱,宿食不消,四肢虚乏。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魏氏家藏方》卷二: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延胡索(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蓬莪术半两(炮),附子1只(7钱者,炮,去皮脐),木香1分(湿纸包,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肾痹五聚积气,上冲满闷,气噎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圣惠》卷五: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半两,木香半两,白豆蔻半两(去皮),白术半两,槟榔半两,草豆蔻半两(去皮),诃黎勒皮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茯苓半两,干姜半两(炮裂),桂心3分,丁香半两,陈橘皮半两(汤侵,去白瓤,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1两(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食即欲呕,心腹胀闷,水谷不消,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3分,白豆蔻3分(去皮),丁香3分,沉香半两,木香半两,高良姜半两(锉),桂心半两,白术1两,人参2分(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3分(煨,用皮)。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弱虚,不思饮食,胸中气满,四肢不和,食即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七: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木香1两,人参1两(去芦头),肉桂1两(去皴皮),肉豆蔻1两(去壳),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诃黎勒皮1两,丁香3分,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缩砂3分(去皮),干姜3分(炮裂,锉),京三棱3分(微煨,锉),赤茯苓3分,白术3分,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心腹疼痛,或时吐逆,两胁虚胀,不思饮食,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猜你喜欢

  • 降痈活命饮

    《外科医镜》:降痈活命饮药方名称降痈活命饮处方金银花1两,当归5钱,生黄耆3钱,甘草2钱(生),乳香1钱(去油),没药1钱(去油),白芷1钱,防风7分,山甲3片(炒),黄明胶5钱(即牛皮胶,用蛤粉拌炒

  • 救生菖阳汤

    药方名称救生菖阳汤处方石菖蒲半两,天麻半两,生乌蛇肉半两,全蝎半两,白僵蚕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羌活半两,人参半两,白附子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中风昏迷。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盏,加

  • 补阳宿凤丸

    药方名称补阳宿凤丸处方北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炙川芎30克,甘草30克,白芍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纸30克,山萸肉30克,天冬30克,苁蓉30克,川牛膝30克,陈皮30

  • 加味天地散

    药方名称加味天地散处方青木香藤(略抄)6分,香附6分,紫苏6分,陈皮4分,乌药5分,人参8分,当归1钱,白术1钱,甘草4分,木香2分。功能主治妊娠腰脚肿。用法用量或兼服补中益气汤。摘录《嵩崖尊生》卷十

  • 羌活饮子

    药方名称羌活饮子处方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去苗)、前胡、细辛、白蒺藜(炒.去刺)、麦门冬(去心)、山药、紫苏叶、黄蓍(蜜炙)、升麻,各二钱。乌梅(去核)、枳壳(麸炒)、防风、蔓荆子、藁本(去土)、荆

  • 三圣丸

    药方名称三圣丸处方威灵仙(净洗去土,焙干)150克干姜60克(炮制)乌头60克(炮制,去皮、脐)制法上药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老人夏月腰膝冷痛。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用温姜汤送下

  • 断血药

    药方名称断血药处方金毛狗脊1两,明矾3钱,血竭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血。主金疮出血不止,及诸疮疼痛,脓血不干,久不生肌。用法用量掺上。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出毛丸

    药方名称出毛丸处方雄黄1两,大蒜1两,杏仁1两。制法上除雄黄外,先捣如泥,入乳钵内与雄黄同研匀,日内晒,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疼久嗽,梦见先亡,或梦中饮食,亡精失血,多怒少睡,饮食不入,渐

  • 青蛾丸

    药方名称青蛾丸处方破故纸300克(净择,去皮,洗过,捣筛令细用)胡桃肉600克(汤浸,去皮,细研如泥)制法上药更以好蜜和搅令匀如饴糖,盛于瓷器中。功能主治延年益气,补肾壮阳。治阳痿,腰痛。用法用量旦日

  • 快膈汤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快膈汤药方名称快膈汤处方青橘皮4两,盐1两(分作4份,1份用盐汤浸青橘皮一宿,漉出,去瓤,又用盐3份一处拌匀,候良久,铫子内炒微焦,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