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葛根橘皮汤

葛根橘皮汤

外台秘要》卷四引《小品方》:葛根橘皮汤

药方名称葛根橘皮汤

处方葛根6克橘皮6克杏仁6克(去尖,皮)麻黄6克(去节)知母6克黄芩6克甘草6克(炙)

制法上药七味,切。

功能主治治冬温,壮热而咳,肌肤发斑,状如锦纹,胸闷作呕,但吐清汁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小品方

《外台》卷四引《小品方》:葛根橘皮汤

药方名称葛根橘皮汤

别名葛根散、葛根汤、葛根陈皮

处方葛根2两,橘皮2两,杏仁2两(去尖皮),麻黄2两(去节),知母2两,黄芩2两,甘草2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冬温未即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出肌中,斑烂隐疹如锦纹,壮热而咳,心闷,呕但吐清汁。时气2-3日不解,头痛,壮热恶寒。

用法用量葛根散(《圣惠》卷十五)、葛根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二)、葛根陈皮汤(《永类钤方》卷八)。

各家论述医方考》:冬月腠理闭密,故用麻黄以发表;肌属阳明,故用葛根以解肌;咳为肺气不利,故用橘皮杏仁以利气;闷为心膈有热,故用黄芩知母以清热;辛甘发散为阳,故佐以甘草,且调诸药而和中也。

摘录《外台》卷四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经红散

    药方名称经红散处方荔枝壳(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下痢赤白,腹痛不食。用法用量3岁每服半钱,米汤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 定痛降气饮

    药方名称定痛降气饮处方芎?1两,白芷1两,细辛1两,僵蚕5钱(生用)。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蝼蛄三串,及诸痈疽。用法用量每服1丸,茶清噙化。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 黑豆熨

    药方名称黑豆熨处方黑豆(米醋炒)。功能主治久坐卑湿,忽阴囊虚肿,气上筑。用法用量青布袋盛,熨心腹,更以椒、葱汤淋煠腰胯,厚衣盖下部,然后服诸药。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 生血润肤饮

    药方名称生血润肤饮别名生血润燥饮(《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四)。处方川归身(酒洗)生地黄熟地黄(酒洗)黄耆(蜜炙)各3克天门冬4,5克麦门冬(去心)3克五味子9粒 片芩(去朽,酒洗)1.5克栝楼仁1.5

  • 通幽汤

    药方名称通幽汤处方炙甘草红花各0.3克 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升麻桃仁泥当归身各3克功能主治养血活血,润燥通幽。治噎膈。幽门不通,逆气上冲,吸门不开,饮食不下,或食入反出,大便燥结。用法用量上药用水6

  • 夏枯草汤

    《外科正宗》卷二:夏枯草汤药方名称夏枯草汤处方夏枯草6克当归9克白术茯苓桔梗陈皮生地柴胡甘草贝母香附白芍各3克白芷红花各0.9克功能主治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来溃,或已溃日久成漏,形体消瘦,饮食不甘,

  • 大蓟根散

    药方名称大蓟根散处方大蓟根1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热结瘰疬。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食后温酒调下,1日2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七

  • 补经汤

    《女科切要》卷二:补经汤药方名称补经汤处方人参、白术、川芎、香附、当归、熟地、元胡、肉桂、吴萸、砂仁、茯神、沉香、阿胶、黄耆、小茴、陈皮、白芍。功能主治血癖,经行气血虚弱,血海寒冷,经水不调,心腹疼痛

  • 加减三五七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减三五七散药方名称加减三五七散处方细辛(八两)干姜(炮.十两)防风(去芦.十二两)山茱萸(去核.十六两)茯苓(去皮.十六两)功能主治治八风五痹,肢体不仁;大治风寒入

  • 姜曲丸

    药方名称姜曲丸处方来年陈麦曲2两(炒),茴香5钱,生姜2两。制法上为末,或丸。功能主治止泻。主泄泻。用法用量每服5-7钱,白汤下。摘录《丹溪心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