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半夏丸

藿香半夏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藿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藿香半夏丸

处方藿香叶8克半夏150克(生姜汁浸一宿,焙干)丁香15克

制法上药三味,捣罗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膈有痰,脾胃积冷,噫醋吞酸,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不拘时候,温生姜汤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普济方》卷二十四:藿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藿香半夏丸

处方藿香1钱,半夏2钱,红豆1钱,干生姜半钱,诃子皮2钱,乌梅肉2钱,干姜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长夏湿热胃困。长夏5-6月,湿热蒸炊,人多困倦,胸满短气,支节疼痛,气高而喘,烦热,大便或泄而黄,或如白泔,或渴或不渴,膨闷不欲食,或气短不能言,小便多而黄。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藿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藿香半夏丸

处方藿香叶半两,半夏1两(捣碎,炒),丁香皮(舶上者)半两,丁香半两,水银沙子1分(研)。

制法上为末,同水银研匀,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盛,呕吐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生姜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 乳香定痛丸

    药方名称乳香定痛丸处方苍术(米泔浸)60克川乌(炮,去皮)当归川芎各30克乳香没药各9克丁香1.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湿化痰,活血止痛。治痛风。遍身骨节疼痛,或腿膝痛。

  • 膏蜜汤

    药方名称膏蜜汤处方猪膏2分,白蜜1升,生地黄(切)1升。制法用猪膏煎地黄赤色,出之,纳蜜和之令调。功能主治产后余血冲心,痛急欲死。用法用量分5服,日3次。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九

  • 养荣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养荣汤药方名称养荣汤别名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淳祜新添方》卷五)。处方黄耆当归桂心甘草(炙)橘皮白术人参各30克白芍药90克 熟地黄五味子茯苓各X克远志(去心,炒

  • 大黄敷方

    药方名称大黄敷方处方大黄(锉,炒)1两,木通(锉)半两,葶苈(纸上炒)半两,莽草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消肿。主毒肿,初觉肿痛。用法用量以水和敷之,干即易。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 高良苦三味饮子

    药方名称高良苦三味饮子别名高良姜散处方高良姜2两,豆蔻子12枚,桂心2两(1方有干姜、人参)。制法上切。功能主治湿霍乱,吐痢无限。用法用量高良姜散(《普济方》卷二○二)。注意忌生葱。摘录《外台》卷六引

  • 玄附汤

    药方名称玄附汤处方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木香(不见火)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助阳祛寒,理气止痛。治七疝,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大腑滑泄。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2

  • 果霜子方

    药方名称果霜子方处方胡桃7个(炒)。功能主治初发便毒。用法用量上为末。酒送下。摘录《名家方选》

  • 榼藤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榼藤散药方名称榼藤散处方榼藤子3个(生油涂,炙熟,取肉),续断1两,鸡冠花(炒)1两,乌贼鱼骨(去甲,炙)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诸痔瘘,脓血不绝,羸瘦。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

  • 均气散

    《御药院方》卷十一:均气散药方名称均气散处方桑白皮2两,陈皮(去白)1两半,桔梗1两,甘草(炙)1两,赤茯苓1两,藿香叶半两,木通4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脾肺气逆,喘嗽面浮,胸膈痞闷,小便不利

  • 核桃丸

    药方名称核桃丸处方破故纸2两(酒浸,炒),杜仲1两(炒去丝),核桃仁1斤。制法上为末,将核桃仁共捣成膏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用法用量每服1丸,早、晚用酒或滚白水送下。摘录《良朋汇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