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脾饮

补脾饮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补脾饮

药方名称补脾饮

处方白术黄耆茯苓山药、广皮、当归、熟地、人参香附补骨脂、炙甘草

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主妇人脾胃虚,水谷减少,血无由生,始则经来少而色淡,后则闭绝不通,饮食日减,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渐至尫羸。

各家论述是方四君加黄耆山药甘草以补脾,加香附、广皮以运脾,加归、地以补左尺,补骨脂以补右尺。胃旺则能纳水谷,脾旺则能运水谷,血渐充足而经自应时而至。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万氏家抄方》卷五:补脾饮

药方名称补脾饮

处方白术(炒)、茯苓人参厚朴(姜汁炒)、陈皮木通木瓜青皮木香干姜大腹皮砂仁

功能主治脾虚受湿,浮肿。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灯心,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

《医部全录》卷四四○引《幼幼近编》:补脾饮

药方名称补脾饮

处方人参白术半夏曲、萝卜子、茯苓砂仁木香陈皮苍术神曲车前子、大腹皮

功能主治脾虚,肚腹膨胀,四肢面目浮肿。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四○引《幼幼近编》

猜你喜欢

  • 牙疼饮

    药方名称牙疼饮处方石膏12克(研)升麻4,5克 大生地15克防风薄荷叶荆芥穗前胡天麻各6克甘草3克(生)功能主治治风火齿痛。用法用量水煎,食后热服,避风。如牙肿,加金银花、羌活各6克。如牙燥,去升麻、

  • 芩连二母丸

    药方名称芩连二母丸处方黄连黄芩知母贝母川芎当归白芍生地 熟地蒲黄羚羊角地骨皮各等分甘草减半制法上药为末,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化瘀散结。治心火妄动,逼血沸腾,外受寒凉

  • 胡黄连煎

    药方名称胡黄连煎别名点眼黄连煎处方胡黄连1分(末),黑豆1分(去皮),黄柏1分(末),龙脑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熊胆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鹅梨汁1升。制法上先将前3味相和,于银器中

  • 安阳精制膏

    药方名称安阳精制膏处方生川乌24g 生草乌24g乌药24g白蔹24g白芷24g白及24g木鳖子24g 关木通24g木瓜24g三棱24g莪术24g当归24g赤芍24g肉桂24g大黄48g连翘48g血竭1

  • 吹喉祛风散

    药方名称吹喉祛风散处方胆矾(鸭嘴者,炒)、脑子一字,碧雪、白僵蚕(炒去丝)、苦丁香(即甜瓜蒂,不用多)、灯草(米糊浆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咽喉中生疮,肿痛,缠喉风闭,单蛾双娥结喉,急喉风,飞丝入

  • 地黄人参汤

    药方名称地黄人参汤处方生地黄1钱,人参1钱,熟地黄1钱,枇杷叶1钱,甘草4分,黄耆8分,天门冬7分,麦门冬7分,泽泻7分,石斛7分。功能主治心膈有热,消渴,咽干,面赤。用法用量以水2钟,煎1钟,食前温

  • 破饮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破饮丸药方名称破饮丸处方旋复花240克白术530克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180克枳实(麸炒)60克 赤茯苓(去皮)210克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寒饮

  • 桂苓理中汤

    药方名称桂苓理中汤处方人参1钱,茯苓2钱,甘草2钱,干姜3钱,桂枝3钱,白术3钱,砂仁1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霍乱。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吐不止,加半夏;泄不止,加肉蔻;外有寒热表证,加麻黄;转筋

  • 调胃汤

    《医略六书》卷三十:调胃汤药方名称调胃汤处方炮附子1钱半,人参1钱半,白术(炒)1钱半,白芍(酒炒)1钱半,茯苓3钱,肉桂(去皮)1钱半,吴茱(醋泡炒)8分炙,炙甘草5分,川芎8分。功能主治产后呕吐,

  • 榄核散

    药方名称榄核散处方橄榄核1钱,儿茶1钱,冰片5厘,白薇3分,生甘草3分,百部3分。制法上各为细末。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日日搽之,每日搽5次。数日即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