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髓丹

补髓丹

《百一选方》卷十一:补髓丹

药方名称补髓丹

处方杜仲(去粗皮,炒黑色)补骨脂各300克(用芝麻150克同炒,候芝麻黑色、无声为度,筛去芝麻)鹿茸60克(燎去毛,酒炙)没药30克(别研)

制法上将杜仲补骨脂鹿茸一处为细末,入没药和匀,,再用胡桃肉30个,汤浸去皮,杵为膏,入面少许,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主老年肾虚,腰痛,臂痛,不可屈伸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粒,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下,盐汤亦得,一日二次。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一

《十药神书》:补髓丹

药方名称补髓丹

处方猪脊膂1条 羊脊膂1条 团鱼1枚 乌鸡1只 大山药5条 莲肉250克 京枣100枚 霜柿10个阿胶120克 黄蜡90克

制法将前四味制净,去骨存肉,用酒350毫升,于沙瓮内煮熟擂细;再用大山药、莲肉,京枣、霜柿四味修制净,用井花水500毫升,于沙瓮内煮熟擂细,与前熟肉一处用慢火熬之,却逐渐下阿胶、黄蜡,与前八味和一处,研成膏子。和平胃散末、四君子汤末并知母黄柏末各30克,共300克,搜和成剂,如十分坚硬,入白蜜同熬,取起放青石上,用木槌打如泥,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髓生精,和血顺气。主久痨愈后,髓干精竭,血枯气少,疲惫未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不拘时候,枣汤下。

摘录《十药神书》

《百一》卷十一:补髓丹

药方名称补髓丹

处方杜仲(去粗皮,炒黑色)10两,补骨脂10两(用芝麻5两同炒,候芝麻黑色无声为度,筛去芝麻),鹿茸2两(燎去毛,酒炙),没药1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没药和匀,再用胡桃肉30个,汤浸去皮,杵为膏,入面少许,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补益真元。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粒,食前米饮送下;温酒、盐汤亦得,2日1次。

摘录《百一》卷十一

猜你喜欢

  • 桂枝如圣饮

    药方名称桂枝如圣饮处方白术、桂枝、防风、川芎、白芷、柴胡、白芍、人参、当归、甘草、半夏、黄芩、乌药。功能主治柔痉有汗,发热恶寒,项背反张,脉沉迟弦细。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 垂云膏

    药方名称垂云膏处方乱发1两,黄丹6两,绯绢方1尺2寸(烧灰),松脂2两,丁香末半两,蜡1两,盐1两,柴胡1两(去苗),黄耆1两,乳香半两(细研),莨菪子2两,清麻油1斤,驴耳塞半两,曲头棘针50枚。制

  • 六龙固本丸

    《寿世保元》卷七:六龙固本丸药方名称六龙固本丸处方怀山药4两,巴戟肉4两,山茱萸肉4两,川楝子肉2两,黄耆1两,补骨脂2两(青盐3钱煎汤,拌半日,搓去皮,黄柏5钱酒煎,拌骨脂,炒),小茴香1两(盐2钱

  • 鱼胆敷眼膏

    药方名称鱼胆敷眼膏处方鲤鱼胆5枚黄连(去须,捣为末)15克制法上药二味,以胆汁调黄连末,瓷盒盛,于饭上蒸一次取出,如干即入少许蜜,调似膏。功能主治治眼中飞血,赤脉作痛。用法用量每日五至七次,涂敷目眦。

  • 五子衍宗丸

    《中国药典》:五子衍宗丸药方名称五子衍宗丸处方枸杞子400g菟丝子(炒)400g覆盆子200g五味子(蒸)50g车前子(盐炒)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棕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酸、微苦。炮制

  • 豆青膏

    药方名称豆青膏处方白降丹1钱,巴豆油1钱半,青黛面适量,羊毛脂1两,凡士林4两。制法搅匀成膏。功能主治软坚,润肤,止痒。主慢性肥厚性皮肤病,牛皮癣静止期,神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等。用法用量

  • 桃花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桃花散药方名称桃花散处方桃花30克 葵子30克滑石30克槟榔30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利水通便。治产后大小便秘涩。用法用量空腹时以葱白汤调下6克。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

  • 金创迎刃散

    药方名称金创迎刃散别名金疮迎刃散处方白芷1两,甘草1两,水龙骨1两。制法上为未,文武火炒赤色为度。用嫩苎叶、韭叶,取自然汁调前末,阴干,入参三七、血竭、南星、牛胆各1两,片脑3钱,野苎5钱。功能主治伤

  • 粉身方

    药方名称粉身方别名粉身散处方芎藭、白芷、藁本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辟温病。主用法用量粉身散(《千金》卷九)。摘录《肘后方》卷八引姚大夫方

  • 隔壁膏

    药方名称隔壁膏处方老杉木节。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用多年老杉木节烧灰,真清油调,箬叶盛。隔贴在疮上,以绢帛系定。摘录《得效》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