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还魂丹

还魂丹

幼幼新书》卷十三引郑愈方:还魂丹

药方名称还魂丹

处方麝香1字,蝎梢3-7个,朱砂2钱(别研),天南星1个(去心)。

制法上各细研后,却入乳钵内再研,同重罗面少许,滴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牙关紧,口噤不开。

用法用量每遇小儿有此病状,口噤不开,急令水研化1丸,滴入口中令活;后却以金银薄荷汤灌下2-3丸,如定后,方将别药调理。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三引郑愈方

《医部全录》卷二九四:还魂丹

药方名称还魂丹

处方朱砂2钱半,雄黄(并水飞)2钱半,生玳瑁(屑)2钱半,麝香(另研)2钱半,白芥子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于瓷器中熔安息香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尸厥不语。

用法用量冲恶不语,每服5丸,用童便化下;小儿热风,只服1丸。

摘录《医部全录》卷二九四

《证治要诀类方》卷四:还魂丹

药方名称还魂丹

处方麻黄3两,桂枝2钱,杏仁12粒。

功能主治中恶已死。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煎,灌下即醒。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串雅外编》卷二:还魂丹

药方名称还魂丹

处方蜈蚣2寸,麝香1分,白芷4两,天麻4两,黄花子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吹鼻。即苏。

摘录《串雅外编》卷二

猜你喜欢

  • 诃子四柱散

    药方名称诃子四柱散处方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木香(纸包,煨过)半两,诃子半两(湿纸包,炮,取皮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脏腑虚怯,本气衰弱,脾胃不快,不进饮食

  • 龙骨丸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龙骨丸药方名称龙骨丸处方白龙骨7.5克 胡粉9克(炒微黄)黄连7.5克(去须,微炒)黄柏7.5克(微炙,锉)诃黎勒7.5克(煨,用皮)白矾15克(烧令汁尽)干姜15克(锉,微炒

  • 安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中散药方名称安中散处方玄胡索(去皮)、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五两。牡蛎(煅)四两,甘草(炒)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

  • 败毒牛黄丹

    药方名称败毒牛黄丹处方牛黄1两,川大黄1两,粉霜1分,珍珠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疮疹出定,脓汁不干,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10粒,人参汤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涣方

  • 解毒提癍汤

    药方名称解毒提癍汤处方犀角、连翘、葛根、元参、赤芍、丹皮、麦冬、紫草、川贝、人中黄。功能主治风温温毒时行热邪深入阳明荣分,口渴咽痛,目赤唇肿,气粗烦躁,舌绛齿燥,痰咳,甚至神昏谵语,下利黄水者。用法用

  • 健脾豆蔻丸

    药方名称健脾豆蔻丸处方白豆蔻仁2分。枳壳(去瓤,麸炒)2两,陈皮(汤浸,去白,焙)2两,诃黎勒(煨,取皮)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3分,干姜(炮制)半两,丹砂(细研)1两。制法上为细末,

  • 黄连香茹饮

    药方名称黄连香茹饮处方黄连、香茹、扁豆、厚朴、甘草。功能主治霍乱。身热烦渴气粗,口苦齿燥,小水短赤,因于暑也。用法用量水煎,冷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

  • 麻黄救急汤

    药方名称麻黄救急汤处方麻黄、独活、苏叶、防风、前胡、杏仁、桔梗、枳壳、桃仁、红花。功能主治疏解肌表。主疹正出,忽为风寒所阻,收敛一半,身反发热不退,皮肤外寒内热,寒热交攻,欲出不出,欲入不入,疹色青紫

  • 独活续命汤

    药方名称独活续命汤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人参(去芦头)1两,黄芩1两,芍药1两,芎?1两,甘草(锉,炙)1两,防己半两,杏仁(去皮,炒黄,细切)1两,桂1两,防风(去芦头)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

  • 栝楼乳香散

    药方名称栝楼乳香散处方栝楼1个(连皮子捣碎),当归3钱,净银花3钱,白芷1钱,青皮5分,乳香5分,没药5分,甘草4分,蒲公英5钱。功能主治产后乳疽、乳痈。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温服。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