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汤

《金匮》卷上: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附子1枚(炮),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主治胜寒气,和内外。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心典》: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矣。

2.《古方选注》: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佐以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行之,上可去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

摘录《金匮》卷上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姜汁炮附子2钱(切作片)。

功能主治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加以呕吐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宜加炒川椒、丁香各二十三粒。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湿病条辨》卷二: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人参3钱,附子2钱,炙甘草2钱,粳米1合,干姜2钱。

功能主治脾虚土败,自利不渴,甚则哕者。

用法用量以水5杯,煮取2杯,滓再煮1杯,分3次温服。

摘录《湿病条辨》卷二

《千金》卷二十: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附子1枚,粳米5合,半夏半升,干姜1两,甘草1两,大枣10枚。

功能主治喜怒忧思,扰乱脏气,胸腹胀满,肠鸣走气,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药至米熟,去滓,分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

猜你喜欢

  • 救济丹

    药方名称救济丹别名宝丹处方栀子3钱,藿香3钱,川连3钱,木瓜2钱,薄荷3钱,朱砂4钱。制法上药忌炒,晒干为细末,再加薄荷、冰片各4钱共研极细。功能主治消暑逐秽,避四时不正之气。主头晕头痛,恶心欲吐,心

  • 冰炭散

    药方名称冰炭散处方栀子仁白芷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鼻血不止。用法用量吹鼻中。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沉香曲

    药方名称沉香曲处方沉香2两,木香2两,柴胡1两,厚朴1两,郁金1两,白豆蔻1两,缩砂仁1两,枳壳4两,麦芽4两,青皮4两,防风4两,葛根4两,乌药4两,前胡4两,广皮4两,桔梗4两,槟榔4两,白芷4两

  • 承气化毒汤

    药方名称承气化毒汤处方枳实、厚朴(姜炒)、大黄(酒炒)、槟榔、甘草。功能主治痘疮,狂妄发躁,手足宜热而反冷,阳极似阴,谓之阳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万氏家妙方》卷六

  • 太乙金丹

    药方名称太乙金丹处方全蝎49个防风白附子(炮)僵蚕(炒)天麻朱砂牛胆南星天竺黄各30克蝉蜕15克麝香6克牛黄4.5克 天浆子(炒)21个干蟾1枚(去足)赤脚蜈蚣1条(当脊上开一路,入麝香于内令满,用纸

  • 分解湿热汤

    药方名称分解湿热汤处方车前子1两,厚朴3钱,黄连1钱,甘草1钱,枳壳1钱,槟榔1钱,滑石末1钱。功能主治夏秋之间,先泻后痢,腹中疼痛,后重之极,下痢不可,欲痢不得,口渴饮水,小腹作胀。用法用量水煎服。

  • 加味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加味橘皮竹茹汤处方赤茯苓橘皮枇杷叶麦门冬竹茹半夏各3克人参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茯苓五皮散

    药方名称茯苓五皮散处方赤苓、猪苓、泽泻、腹皮、陈皮、桑皮、姜皮。功能主治水肿,脾虚泻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 家传保和丸

    《幼科发挥》卷三:家传保和丸药方名称家传保和丸处方白术3钱,陈皮3钱,半夏曲3钱,白茯苓3钱,神曲3钱,枳实(炒)2钱半,厚朴(姜汁炒)2钱半,香附(酒浸)2钱半,山楂2钱半,麦芽曲2钱半,黄连(姜汁

  • 定喘五虎汤

    药方名称定喘五虎汤处方麻黄1钱,光杏仁3钱,生石膏4钱,炙甘草4分,北细辛5分。功能主治痰喘,寒痰遏热,壅塞气管,咳逆气粗,咯痰稠粘,甚则目突如脱,喉间漉漉有声者。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