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附旋复花汤

香附旋复花汤

药方名称香附旋复花汤

处方香附9克旋复花(绢包)9克 苏子霜9克 广皮6克半夏15克茯苓块9克 薏仁15克

功能主治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王

猜你喜欢

  • 调中六神散

    药方名称调中六神散处方白术1分,茯苓1分,甘草1分,藿香叶1分,草果子1分,丁香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或吐或泻,脾困,不进乳食,或惊风、伤风、潮热,或喘后出汗。兼治气不匀,疳泻利。用法用量每

  • 附子猪苓汤

    药方名称附子猪苓汤处方白芍药1两,甘草1两,羌活1两,附子、猪苓、黄芩、柴胡。功能主治气衰血旺,阳不胜阴,眼痛而憎寒者。用法用量方中附子、猪苓、黄芩、柴胡用量原缺。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连附六一汤

    《医学正传》卷四:连附六一汤药方名称连附六一汤处方黄连18克附子(炮,去皮、脐)3克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功能主治泻肝火,止胃痛。治肝火犯胃,胃脘剧痛,呕吐酸水,现用于慢性胃炎,胃酸过多者。用法用量加

  • 加味清宁膏

    药方名称加味清宁膏处方生地4两(酒拌略蒸),麦冬4两,白花百合8两(晒干4两),桑白皮(蜜炙)3两,款冬花2两,百部3两,玉竹4两,薄荷3两,贝母3两,山药(蒸熟)6两(以上3味,研细入膏),桔梗1两

  • 大异香散

    药方名称大异香散别名大异功散处方京三棱半两,蓬术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半夏曲半两,藿香半两,北梗半两,益智仁半两,枳壳(制)半两,香附(炒)半两,甘草(炙)3分。功能主治积聚胀满,早食暮不能食。用

  • 车前叶粥

    药方名称车前叶粥处方鲜车前叶30~60克葱白1茎粳米50~100克制法将车前叶洗净,切碎,同葱白煮汁后去渣,然后加粳米煮粥。功能主治利尿,清热,明目,祛痰。适用于患有小便不通、尿血、水肿等症的急性肾炎

  • 半夏干姜汤

    《张氏医通》卷五:半夏干姜汤药方名称半夏干姜汤处方半夏、甘草、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干呕,吐涎沫。用法用量每取方寸匕,浆水煎服。摘录《张氏医通》卷五《疝气证治论》:半夏干姜汤药方名称半夏干姜

  • 加味小青龙汤

    药方名称加味小青龙汤处方干姜(炒黑)5分,细辛5分,麻黄5分,桂枝5分,甘草5分,白芍药1钱,五味子1钱,半夏(姜制)1钱5分,枳壳5分,桔梗5分,白茯苓8分,陈皮8分。功能主治春初寒邪,伤肺咳嗽。用

  • 断膈丸

    药方名称断膈丸处方蜀附子1分,藜芦1分,甘草1分,赤小豆1分,瓜蒂1分。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膈间有澹水。用法用量每服5丸,当呕青黄汁,不知稍增。摘录《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

  • 竹沥汤

    《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竹沥汤药方名称竹沥汤处方茯苓18克竹沥200毫升功能主治治子烦。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合竹沥煎取400毫升,分三服。不愈重作。摘录《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