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散

黑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黑散

药方名称黑散

处方麻黄15克大黄7.5克杏仁15克

制法上三味,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纳上药末,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

功能主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

用法用量一月儿服小豆大1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温粉粉之,勿使见风,百日儿服如枣核;以儿大小量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证治准绳·幼科》卷二:黑散

药方名称黑散

处方黄连黄芩大黄黄柏各6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用法用量上药同烧存性,为极细末,加雄猪胆汁及蜜同调,敷患处。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二

《准绳·幼科》卷二:黑散

药方名称黑散

处方黄连2钱,黄芩2钱,大黄2钱,黄柏2钱(同烧存性)。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偏坠,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用法用量雄猪胆汁、蜜同调敷。

摘录《准绳·幼科》卷二

《千金》卷五:黑散

药方名称黑散

别名黑膏子

处方麻黄半两,大黄6铢,杏仁半两。

制法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乃细细纳散,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

功能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小儿伤寒发热。

用法用量黑膏子(《普济方》卷三六一)。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于变蒸之中复挟时行邪气,非急为开提中外,何以保全万一?方中大黄荡涤内结,用麻黄开发表邪,杏仁疏利逆气。盖大黄原有安和五脏之功,麻黄兼有破除症坚之力,杏仁交通中外,乃麻黄汤之变方,守真通圣、双解从此悟出。

摘录《千金》卷五

幼幼新书》卷十引《庄氏家传》:黑散

药方名称黑散

处方干姜半两,甘草1分。

制法上入瓷盒内,用火煅存性,为末,煅须恰好,过则力太缓,不及则性太烈。

功能主治慢脾风,目垂面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同卷(人卫本)作“黑散子”。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庄氏家传》

圣济总录》卷十五:黑散

药方名称黑散

处方天南星1枚重1两(锉),皂荚2挺(不蚛者,寸截,2味同烧,令通赤,放冷,细研,称2两),芎?末1分,荆芥穗末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首风,头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腊茶调服,蜜水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千金》卷三:黑散

药方名称黑散

处方麻黄1两,贯众1两,桂心1两,甘草3两,干漆3两,细辛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血结于内,腹胀喘逆。

用法用量每服5撮,酒送下,日再服,麦粥下尤佳。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用于漆治绝伤而破血下行,桂心散结积而温理血气,贯众治腹中邪而散诸热毒,细辛利空窍而温散诸寒,甘草调胃气而兼和药性,麻黄开腠理而宣散逆气,此虽发汗重剂,然入于破血导滞剂中,亦必助干漆贯众之势,以《本经》原有破坚症之治也。

摘录《千金》卷三

猜你喜欢

  • 灵苑汤

    药方名称灵苑汤处方三叶酸浆草(即布谷饭,取嫩者)。功能主治卒患诸淋,遗溺不止,小便赤涩疼痛。用法用量上捣汁1合,酒1合,搅匀,空心服之,立通。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 补母汤

    药方名称补母汤处方当归1钱,茯苓1钱,桔梗1钱,柴胡1钱,木香1钱,芍药1钱,莪术3钱,藿香3钱,芎?3钱,人参3钱,黄耆3钱,肉桂3钱,桂心3钱,熏陆3钱,沉香3钱,乳香3钱,熟地黄3钱,丁子3钱,

  • 活命饮

    《良方合璧》卷下:活命饮药方名称活命饮处方当归尾1钱5分,红花1钱,皂角刺1钱,沉香1钱,石决明1钱,羌活1钱,穿山甲1钱,连翘1钱(去心),威灵仙1钱,花粉1钱5分,滴乳香1钱(去油),没药1钱(去

  • 百合地黄汤

    《金匮要略》卷上:百合地黄汤药方名称百合地黄汤别名百合汤(《伤寒全生集》)。处方百合7枚(擘)生地黄汁200毫升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治百合病,阴虚内热,神志恍惚,沉默寡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时而欲食,

  • 钓钩藤散

    药方名称钓钩藤散处方钓钩藤、伸筋藤、石南藤、羊带归根、天灯心、狗骨子根、珍珠帘根、豨莶草根。功能主治马(疒其)肿疡病后,筋脉拘急。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 加减养脏汤

    《幼科金针》卷下:加减养脏汤药方名称加减养脏汤处方白术(米泔水浸,土炒)、茯苓、广皮、炙甘、木香、楂肉、白芍(酒浸,煨,晒,切,炒)、神曲、山药、枳壳、川连(酒炒)、扁豆。功能主治痢疾。用法用量加莲肉

  • 活命丹

    药方名称活命丹别名活命饮处方锅饭焦(研粉)、人参3钱。功能主治伤寒后,误服峻消药,不思谷者。用法用量活命饮(《杂症会心录》卷上)。注意煎人参不可用药锅,恐闻药发呕。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 揭毒散

    药方名称揭毒散处方大黄1两,朴消1两5钱,白及7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热性肿毒。用法用量井水调,外敷。摘录《青囊秘传》

  • 肝胃至宝丹

    药方名称肝胃至宝丹处方莱菔子(炒)2两,香附(炙)1两,橘皮1两,焦三仙1两,三棱(炒)1两,厚朴(炙)1两,莪术(炙)1两,槟榔1两,枳壳(炒)8钱,白芍8钱,丹皮8钱,木香5钱,片黄姜5钱,旋覆花

  • 老蔻丸

    药方名称老蔻丸处方老蔻4两,贡桂6两,丁香2两,当归3两,半夏3两,陈皮3两,莱菔4两,木香2两,油朴4两,青皮4两,二丑6两,砂仁2两,莪术4两,三棱4两,甘草2两,枳壳3两,草果3两,槟榔4两,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