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红光

李红光

(1910或1906—1935) 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族抗日英雄。又名李弘海、李义山。生于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丹参洞一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全家迁居我国吉林省伊通县留沙咀子屯。为人沉默寡言,天资聪颖,习日语与汉文皆仅一年,即会说日语和读一般汉文书。少年深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知事后觉悟迅速提高,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活动。1927年加入农民同盟和青年同盟,1930年在伊通县三道沟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中共伊通、双阳县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32年被选为盘石中心县委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寇殖民地,根据党组织决定,1931年组织赤卫队;1932年与杨君武创建盘石游击队,任队长,积极开展对日武装斗争。旋组织盘石县蛤蚂河子一带朝、汉各族农民两次暴动,为发展和扩大抗日武装奠定了群众基础。所组建的盘石工农义勇军,为创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准备了骨干。是年11月,工农义勇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游击队教导队政委,率部创建了方圆100多里的玻璃河套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参谋长,佐师长兼政委杨靖宇策划抗日。第一军于1934年成立后,任第一师师长,率师进入鸭绿江流域。1935年5月,在兴京(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橙厂东面老岭与日伪军战斗中,胸部中弹,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

猜你喜欢

  • 太子坟

    羌族传统故事之一。流传于今四川汶川县威州地区。传说很早以前,龙山上住着姓王的羌人,家里母子两人。儿子名王谷之太,职明能干,勤劳孝顺,为羌民所喜爱。有一年龙山遭灾,庄稼颗粒无收,土司又勾结官府,派兵到各

  • 元墓壁画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郊区三眼井,1982年发现于元宝山区宁家营子沙子梁。为小型砖室墓,方形券顶。墓内四壁及穹庐形券顶之上布满彩绘,以黑线勾画轮廓,平涂着色彩。券顶白灰壁面,绘满荷花、牡丹花等。正壁彩绘男女

  • 屋惹

    即“兀惹”(107页)。

  • 阿嘉呼图克图四世

    见“耶嘉克珠”(1324页)。

  • 哈剌嗔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哈喇真、哈刺慎、阿刺嗔、哈刺庆、喀喇沁等。始见于拉施特《史集》,称“合刺赤”。源于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乌古思人,约形成于7世纪。后迁至阿姆河以南,成为强大部落。到蒙元时期,称“

  • 和世㻋

    1300—1329元朝皇帝。又译禾失剌。蒙古孛儿只斤氏。武宗※海山长子。仁宗延祐三年(1316,一作二年)封周王,出镇云南。对其叔仁宗背弃叔侄相传之约,未能受封皇太子以承大统,甚怨。十一月行至延安,与

  • 高昌王世勋碑

    元代碑刻。亦称“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虞集(1272—1348)撰文。集字伯生,世称邵庵先生,崇仁(今江西崇仁)人。曾任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等。文宗至顺二年(1331)奉诏撰

  • 阚首归

    ?—491北魏时高昌王。阚伯周子。太和(477—499)初,父卒,弟阚义成继位。岁余,受柔然支持,杀弟自立为王。十五年(491,《魏书·高昌传》作五年,481年恐误,时阿伏至罗尚未西迁),为高车王阿伏

  • 额亦都

    1562—1621后金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满族。钮祜禄氏。世居长白山。阿陵阿巴颜孙,都灵阿巴图鲁子。童年,父母为仇人所害,匿邻人家,得免于难。年13,杀仇人,避居嘉木瑚(今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姑母家

  • 黄花堆

    见“黄瓜堆”(20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