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洮儿河

洮儿河

水名。洮儿,又写作洮尔、滔尔、淘尔、陶尔。始见于南北朝时史书,时称太鲁水(一作太岳鲁水、太沵水);唐称他(它)漏河(所指包括今洮儿河注入嫩江后之嫩江下游流段,有时还包括第一松花江);《辽史》作挞(他)鲁河,辽圣宗太平四年(1024)改称长春河;金曰鲁古河;《元秘史》作讨浯儿河;清代史籍有陀喇、拖罗、拖尔、讬罗、托罗等多种写法;民国年间史书也写作太洏。皆同音异译。为嫩江下游支流。源出大兴安岭索岳尔济山和老头山等地,今流长为553公里。其流域约为室韦族最南境,唐光启年间(885—888)以后,契丹人越过此河进入室韦区域。南北朝时,其下游地带为黑龙江中下游居民通往古代东北重镇和龙(今辽宁朝阳市)由水路改陆行之处。

猜你喜欢

  • 喇嘛印务处

    清代掌管喇嘛寺庙印务的机构。康熙十八年(1679),任命札萨克大喇嘛管理北京喇嘛寺庙事务,颁发印信。乾隆年间(1736—1795),大喇嘛办公机构设在北京旃坛寺,章嘉呼图克图为掌印札萨克大喇嘛。道光十

  • 大小金川之役

    清乾隆年间镇压四川大小金川土司事件。乾隆十一年(1746),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小金川土司泽旺印,据其地,次年,又侵占邻近革什咱及明正土司属地,杀伤清兵。清朝以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兵进讨,失利。十三年(1

  • 都鲁因古温

    蒙古语,《元朝秘史》旁译为“白身人”。一作都里因古温。其身分学界说法不一,或谓“无官职者”,或谓“家境富足,在地方上有体面的人”,或谓“自由民”。居社会中等阶层。蒙古汗国时,其子弟多被选充护卫。

  • 蛮志

    即“蛮书”(2272页)。

  • 顿莫贺达干

    参见“长寿天亲可汗” (371页)。

  • 化葛

    见“耶律滑哥”(1322页)。

  • 裳人

    古族名。《新唐书·南诏传》、《元史·地理志》等作“汉裳蛮”。唐初居于铁桥(在滇西北,《蛮书》云其距剑川三日程),处于吐蕃和南诏之间。史称其“本汉人部种”。着汉服,唯头缠五色锦,亦渐染当地民族风俗。贞元

  • 色珠伦卫

    见“札木哈卫”(434页)、“写猪洛卫”(425页)。

  • 三岔河卫

    见“撒叉河卫”(2494页)

  • 温宿城

    古城名。位于今新疆阿克苏北。道光十九年(1839)建,城周140丈。咸丰十年(1860)重修,有4门:曰耀武、迎恩、镇西、平西。后因战乱城毁。光绪十年(1884),以新疆置省,遂于旧城东南30里择地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