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瓞园经说

瓞园经说

三卷。清宋绵初(详见《韩诗内传征》)撰。此书解释经义,以说《易》为最善。如谓自古言《易》者无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学,非大《易》之通义。又谓王辅嗣“忘象”之说,后代儒生以为一扫《易》学之榛芜,而开之大路,而不知非圣人作《易》之意旨。又“说卦兑为妾为羊”,虞注“羊”作“羔”,王引之《经义述闻》谓“羊”当为“恙”字之误。宋绵初认为,王引之之说解义迂回,书传亦无确证,“羊”字当为“养”字之脱文,又广征博引,紧扣文意,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又“强而义”,传曰:“无所屈挠,动必合义。”王引之《经义述闻》曰:“义,善也,字通作‘仪。’”宋绵初:“义者宜也,行而宜之之谓义。‘强而义,’谓性发强而又合宜也……以义训善,未免蹈虚。”此驳王引之之论,所言亦是。此书也有个别地方失之偏颇。如《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韩愈《论语笔解》谓“昼寝”当为“画寝”,此说于情于理均难融通,但宋绵初力主此说,竭力为其辩护申说。《瓞园经说》有光绪二十四年高邮王氏刊鹤寿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信宜县志

    十三卷。清刘启江修,李东绍纂。刘启江,江苏盐城人,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信宜知县。李东绍,信宜县人,教谕。旧志明万历间县令周世臣创修,其书久已不存。顺治、康熙间两度续修。乾隆间知县刘启江续修县志

  • 随园骈体文注

    十六卷。清黎光地(生卒不详)撰。黎光地,字环斋,湖南益阳人,生平仕履均不详。曾以诗文名当世,著有《云肤山房集》为当世赞誉。袁枚为一代才子,学贯今古,于书无所不窥,所撰骈文典丽精工,瑰伟深宏,不惟后人不

  • 鬻子

    一卷。相传是西周时期鬻熊(生卒年不详)所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鬻子》有二十二篇,到南朝庾仲容和唐朝马总《意林》所著录的仅存六篇。现存今本《鬻子》为十四篇,是唐代逢行珪所注,内容“篇或错乱,文多

  • 鹤田草堂集

    十卷。明蔡云程(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云程,字亨之,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鹤田草堂集》。是集为蔡云程诗文集。凡十卷,其中文七卷,诗三卷。云程当王(世

  • 春秋例要

    一卷。宋崔子方(详见《春秋经解》)撰。此书是《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原书本与崔氏《春秋本例》合为一书,通志堂本《本例》误析目录为一卷以足《本例》二十卷之数,而未刻入此书。崔氏《自序》

  • 启札青钱

    十八卷。不著撰者姓名。所载手书正式。一曰具礼、二曰称呼、三曰叙别、四曰瞻仰、五曰即日、六曰时令、七曰伏惟、八曰燕居、九曰神相、十曰尊候、十一曰托庇、十二曰入事、十三曰未见、十四曰祝颂、十五曰不宜。亦近

  • 论语商

    二卷。明周宗建撰。宗建字季侯,吴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湖广,为魏忠贤所害。崇祯初年追赠太仆寺卿,谥忠毅。此书乃其知武康县事时与诸生讲论的记录。宗

  • 友庆堂合稿

    七卷。明王时槐(1522~1605)撰。王时槐,字子直,又一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江西安福县)人。嘉靖进士。历授太仆寺少卿,隆庆末(1572)年出为陕西参政,以京察而罢归。万历中,起用为贵州参政,鸿

  • 补计然子

    一卷。明末清初董汉策(生卒年不详)撰。董汉策字帷儒,号芝筠,又号苏庵,康熙间举贤良方正,官道员。著有《褓文杂著》、《补计然子》、《揽胜文集》、《帚园集》等。此书成于崇祯十五年(1642),杂取《左传》

  • 桐山诗集

    十卷。明王伟(?-约1469)撰。王伟,字士英,湖南攸县人。明正统元年(143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累擢兵部右侍郎。其所著尚有《诗学正蒙》,但久已散佚不存。另外其吴琛序刻本《桐山文集》,今亦未见。是